環球旅遊網 >> 大陸游 >> 香港游 >> 香港旅游攻略 >> 香港神仙會之六道風山一路走來1
香港神仙會之六道風山一路走來1
編輯:香港旅游攻略

這是第五天,也是最後一天在香港的全日計劃。比較放松,因為這天的行程貌似很近,不用趕緊,且又都是市區,於是連泡茶的瓶子都沒帶,這是五天的唯一一次。一早起來吃昨晚買的面包,然後出門,觀塘線在九龍塘換東鐵線,跑了幾天了還是錯,上下了兩趟,可能太有北京地鐵的慣常思維。

這次道風山是最後才加進來,所以沒有查得太細,沒有標出哪個出口。問港鐵的工作人員,道風山怎麼走,他大拇哥一舉:背後的山就是。順著他指的方向,跟上班似的,准時8點出港鐵沙田口,頂面遇到一個穿著校服,拿著一個方形書包的女孩,上來就跟我說普通話,她怎麼看出我不是當地人呢?話說得不利索,大意是為教會醫院募捐的。咱在大陸基本是以工作單位為募捐單位的,冷不丁遇到這個人行動,我還真不知道說什麼好,很笨地問:多少錢啊?“多少都可以。”我腦子裡急著想錢包裡有多少零錢,要是沒有,拿出大票來,哪裡好意思讓人家找呢?

還好有5塊,遞過去,那女孩一揚手裡的方包,見包的上緣是硬塑料,似乎是封著的,側邊有一個圓洞。我把硬幣按在上面,自然落下包內。女孩從本上揭下一小塊印著心形寫著博愛醫院的不干膠貼在我胸前。今天的第一站是道風山,上山之前能有這一出,也算拜山之禮吧,佩戴了一天的不干膠後來被我貼在香港地圖冊的沙田那一頁上,算是一個紀念。頭一天向一應神等上了香,花五元,最後一天,向教會醫院募捐也是五元,首尾呼應,且諸教均奉,也算是此行圓滿吧。

出了車站,就見一所老房子,雕梁雖然沒有,但檐下還是畫得熱鬧,這裡叫做排頭村,已經在山腳下了。有指示牌,沿路都是爬山,好在大多是柏油的坡道,開始一段還很窄,後半段更是行車道,都不難走,爬了半個小時的山,終於抵達,還真是有些喘,這些天基本是平道,就算港島有小山,但時上時下,沒有這樣連爬半小時的。對面不時有鍛煉者已經在下山了,看來道風山對沙田人來說,與龍虎山對山市街一帶的居民來說是一樣的鍛煉場所。

到了山頂,果然清靜之地,雖然一根桿上擁了一堆“單位”:神學院、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聖殿等等,但卻見不到人,那些鍛煉的人在它們之前都止步返回了吧?我沒有拐上神學院的岔路,人家的清修,咱不便打擾,還是順大溜走走方便之處吧,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關了院門,今天不上班?周六,的確是休息。門上的對聯玩點中文的游戲:道示萬民民民頌道豈獨無漢語,風啟兆戶戶戶沐風更兼有神學。其實“道”和“風”談不上對得工整,只是應“道風山”的名兒而已,這把戲好像南方人特喜歡,有次在福建見到一個南洋商人在某廟後的山上建亭一座,對聯也是嵌的父母名字。

在各“流派”林立的香港基督教環境中,道風山之所以與眾不同,是它的建築風格,中式!不在市中心,擁有了一座山,地界也大呀,有了中式的條件——舒展!一道石拱門,行人和車都由此進,路不平了,有點像歐洲的許多街道,要的就是這效果。迎面拱門上刻“道風境界”,進門回望則是“道風大千”,我覺得有點唠叨了。場子挺大,雖然太陽升起來,但早上畢竟不熱,轉身向左,貼石壁往下走,石壁是人工的,中有一個很窄的門,上書“蓮花洞”,開始沒敢進,但見進深不大,壯了壯膽。左拐有一靜室,裡面布置挺溫馨,兩側坐榻上還有軟墊,不像苦修之室,只有一小花窗透亮,窗下奉十字架,前置蓮花座。

出洞再循路向前,便繞到洞頂,是道風山的中心——聖殿。殿的外形如八角亭,可惜為了裡面的“道場”所需要的空間,建得矮粗,又為“道場”成室內空間,有一圈圍牆,缺乏亭的神韻;大約不會或不屑於用斗拱吧,用了許多的柱子,讓這座殿很繁瑣。檐角有龍吻,卻又配了修道士的像,外國人的想像力真是有限,中國的五脊六獸怎麼成為凡人了呢?殿頂的十字架,不認真待之,簡直就是避雷針。殿內一幅對聯寫得很肥:道與上帝同在,風隨意思而吹,橫批:道成肉身。

殿內空無一人,我坐下休息一下,也安靜一下,進來一個青年女性,停了停,悄聲問我:是來某某的嗎?人家有專有名詞,我不能懂,但明白,那是人家的一個聚會之類的定時定點的活動,忙忙說:不,不,很有點鸠占鵲巢的感覺,落荒而走。沿山路向著名的大十字架去,轉彎處見到一大石被幾根水泥柱子支著,仔細看看,原來是這塊相對來說比較大的石頭不是很穩,山區、海邊不都有以“風動石”為景點的嗎,到香港,人家給撐住了!大約是香港對山石的管理比較細致吧,在各處走,總能看到寫著政府某某署的斜坡編號的銘牌釘在山石上。風景在其次,先別傷了人是正經。

大十字架距離聖殿等中心區較遠,得走個七八分鐘,途間可遙望見遠山上的佛寺,及近那道生命門時,腳下變成方磚鋪的路,很隨意也很窄。所謂生命門是在山間以一道粉牆隔出一片空間,裡面除了自然的樹木之外,便是矗立在山崖邊的大十字架和供人休憩的小亭。生命門格外窄,因為不合比例而顯得很難看,及至跟前才知是有用意的:寬路行人多並無真示,窄門進者少內有永生。門背面的對聯是: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橫批是:博愛,邊上還注著“孫文”二字。為意義,仗都不對,字寫得也不好看,沒法與屏山的聖軒公家塾的門對比,到底是洋和尚嘛,在這方面比不得老秀才。

正是早上9點,迎著太陽,照了一張大十字架,它在樹叢的剪影裡,空隙中隱約看到沙田新市鎮的樓群。通體白色的十字架,只有一豎一橫,左右橫翅上右書“成了”兩字,頗有道風,也正是這坦白,竟讓我不敢近前,以至於沒有細考其材質,感覺上不是傳統的石材或木材,難道是什麼高科技的,比如鋁合金?給自己留一個懸念。坐在小亭中看第一次從地鐵裡拿到的免費報紙(每天都見人拿,不太好意思伸手,今天終於也拿了一份),多是某銀行大班換了,某明星打架了,有一篇短文估計是大陸移港的人士所寫,中秋日近,作者想起一個故事:當年在東北插隊的知青站在郵局的櫃台前,一口氣吃完了家裡寄來的八塊月餅。作者說這是他聽說過的最慘烈的關於月餅的故事。

下一站山下圍,就地圖看來,我走一段原路後,不要順小路往東到沙田港鐵站,而是向相反的方向去,結果太向西了,不得不往回繞,一路山坡起伏,也沒什麼人問。好容易人多起來,那路又極難走,多條平行道,我都不知道該在何處穿過,走長長的人行的高架路,終於上了獅子橋。橋頭是新建的香港文化博物館(好像是),掛著廣告是關於肥肥的。這一帶路很寬,不像是香港的樣子,頗有北京新區的感覺,不過綠化好得多。在地下通道裡看到“曾大屋”的指示牌,這下方便多了。

原來在這條線上並沒有安排此處,但因與車公廟距離不太遠,走不了多少路,加之與同姓有關的事物總是要多關心一些,便把“曾大屋”算在行程之內了。在我的地圖冊上此處的地名是這樣寫的“山下圍(曾大屋)Shan Ha Wai(Tsong Tai Uk)”,譯音不知道遵白語還是客家話,不過建造這幢圍屋的曾貫萬是客家人,從大路上下到圍屋前平場上的小道邊立著一塊政府做的介紹牌,上面寫著仿東北五華老家格局,這個“東北”挺有意思,我們慣常專指東三省,在用作方位詞時,一般說“東北角”、“東北方”等等。

镬耳

碉堡

镬耳

碉堡

镬耳

碉堡

镬耳

碉堡




一貫世居


康衢


祥徵萬福

大夫第

安富

尊榮

景星

慶雲

天井

忠恕堂

望重參軍

受天百福

天井

天官賜福

月恆

蘭馨

日升

桂馥

松茂

罄宜

竹蒼

戬榖

宗祠


本來沒有做重點的曾大屋,卻是此次香港之行看到的保持最完整而且是最具生活形態的圍屋,既沒有被破壞得太厲害,又沒有被修繕得格外齊整。與其它圍屋一樣,前面的平場已經是停車場了,平場前的水塘已經干涸,長滿了青草。然而完完整整的圍牆和沒有高於圍牆的小樓已經讓我有驚喜之心了。及至從正門進去,利利索索的正廳兩側掛滿前輩的照片,正中是已經發黑的光緒四年(1878年)十二扇賀曾公八十壽屏,為某位長輩賀壽的,心下大喜過望:一個尚有維持能力的家族管理班子還存在,這個家族的凝聚力遠超過我前面看到屏山、粉嶺等處古跡的所有者!

山下圍在馬鐵線南線,坐南朝北,站在圍前的平場上就可以看到馬鐵線,不知道曾家對此有沒有風水上的解釋;圍的正後方是一座相對孤立的長相非常均衡的山包,可見當時建圍者的用心。“山下圍”像是民間的習慣稱呼,應該不是圍的正名,而“曾大屋”則是日寇侵占香港時被收容的逃難人士所賦予的尊稱。曾大屋的建築很有客家土樓的防御和抗敵要素,四角均築有镬耳型的三層高碉堡,碉堡上有槍孔和瞭望台,用以對付盜賊的侵襲。裡層的石門上還安有木橫欄,雖推入牆內久已不用,但仍可拉出來。

圍村入口有三個拱形大門,左“尊榮”,右“安富”,中門最大,門頂石匾镌刻著“一貫世居”落款為同治十三年(1874年),回首望“一貫世居”的背後,刻著“康衢”二字,瞧人家建屋者的氣派!想的可不是什麼70年的產權。穿過順圍村最外一圈建築的通道,是第二道磚石圍牆,同樣分左中右三個門,中門門楣處上有“大夫第”木匾,下有“祥征萬福”石匾,對聯是書寫的隸書“東魯傳經府,南豐修史家”。一年過了大半,對埗最下面的“府”字已掉,但宗祠的對聯都是有一定之規的,所以很容易補全。

隔天井便是正廳,正廳正中的屏風後是南方建築中常用的板壁隔牆,掛男女長者兩張相片,再上是“望重參軍”贈匾和建屋一支的的堂名“忠恕堂”。板壁牆的兩邊有門至後一個天井,板壁牆的背後掛一個“天官賜福”的小龛,檐下刻匾“受天百福”。

天井後面是第三進——宗祠,有極繁復的木雕,中間牌位處披紅,整個宗祠前有鐵封欄,這是這戶人家的最神聖的私人領地,不願意讓游人隨意閒逛和觀看。封欄上掛了一塊不銹鋼的牌子:曾大屋曾耀宗宗長子嗣德明長女麗萍(方漢華夫人)出資修繕200551

除中軸外,圍村的“尊榮”和“安富”兩道拱門和以裡“慶雲”和“景星”兩座石門,構成中軸的左右兩路,兩座石門兩側是兩層的住房,如今已經裝了鋁合金門窗、安了空調等等,不過整體的格局還在,比如住房之間又有橫向的小巷與中軸的天井相連。

前一個天井的四條小巷各名:罄宜、戬榖、松茂、竹蒼,後一天的四條小巷各名:蘭馨、桂馥、月恆、日升。“如月之恆月上弦,如日之升。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挺有學問吧,都是《詩經·小雅》中抄來的“天保定爾,俾爾戬榖。罄無不宜,受天百祿。”其實《天保》一詩為群臣祝福君主,這位老兄也真敢用,要抄像高郵王家抄個“戬榖”得了不就福祿的咬文嚼字嘛,一抄還抄這麼多。

圍屋的西北角一層現在開了一門對外,作為村公所。雖是中午,但我見門開著,便探頭進去,有一位老者桌前在看報。我打招呼,自報姓曾,我這標准普通話,讓老人一聽就知道我是大陸的:曾慶紅!我能明白他只不過表示了解大陸,但還是趕緊表白:此曾非彼曾。一個姓嘛,自然可能多說幾句。老人已經78歲,他是建屋曾貫萬的第四代孫,在香港日久,現在五華宗親到來,他們的口音已經聽不懂了。目前他上面還有一位本家叔,而下面已有曾貫萬的第八代了。我問:這裡比三棟屋要大,為什麼政府不收了做博物館?老人說:政府沒有那麼多錢來收,我們是業主嘛,要給我們補償的,香港地價很高的。

進門之前看到廣告欄中有一張告示:

各位鄉親,

堪輿師劉偉良先生為曾大屋新村虔擇吉日,定於農歷己丑年八月廿八日,陽歷二零零九年十月十六,上午九時至十時舉行隆重新屋入伙敬神儀式,務請各位踴躍參與,同享保境平安之福。

謝謝各位

山下圍村曾大屋當年值理曾慶彪謹啟

二零零九年九月廿一日

我問新屋在那裡,老人指著山下圍東邊的一片新樓房說都是,圍裡面住不下了,還有很多人搬到香港、國外的。我在圍屋內盤桓一個多小時,正好也有幾個外面來的人士在參觀,其中有一個用輪椅推來的老者,還有兩三個深目高鼻的年輕人,也許就是大屋出去的人帶了子孫回來。我說新屋入伙的儀式大陸已經沒有了,他很痛心:這是我們的傳統啊,還是要保持的。


(道風山下的民居)


(道風山)


(聖殿下的蓮花洞)


(曾大屋)


(曾大屋側門之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和媽媽去香港旅行,游玩購物吃美食

之前一個人到過香港旅行,覺得買東西吃東西挺適合她老人家的,就提了這個建議,一拍即合。當天我媽從馬來西亞吉隆坡出發,我從杭州出發,下午就在香港會和了。一起去了住宿的地方,開始了香港美食之旅。香港對於馬來西亞人來說還是比較熟悉

香港電影之旅:尋找經典的取景地

做為一名港片狂熱份子,重溫經典港片的取景地,一直是埋藏在心中的小夢想。於是,今年6月,和兩位好友一時興起,來了次香港電影地圖行。為了讓行程完美,一邊打開香港地圖,一邊整理港片取景地,最終規劃出五天四夜的影迷攻略(最後一天購

香港自由行,說走就走的出發

香港,東經114°15′,北緯22°15′。決定了,那就馬上出發吧!香港自由行!我來了!說走就走,我可不同意這種說法,旅行要有好的計劃與安排,但也不要顧慮太多啊!很早就有去香港游玩兒

尋找香港老街—漫游中西區

    最近超想香港旅游,超想去看看那些熟悉港影和TVB電視劇中的場景,感受一下香港老大街的味道,體會一把老港人的生活狀態,用粵語和當地人小小交流。終於在這個7月,我來了次香港一日自由行,去看看這個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