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旅遊網 >> 台灣本土游 >> 台灣綜合旅游攻略 >> 台灣旅游特色美食全攻略
台灣旅游特色美食全攻略
編輯:台灣綜合旅游攻略

台灣是一個美食天堂,台北,高雄兩個大的都市,總會有許許多多的饕餮美食雲集,若想吃海鮮,花蓮、墾丁、是個好去處,在那裡,吹著海風,吃著可口的海鮮,十分的惬意;九份的夜市很熱鬧,甜品、燒烤、應有盡有。

台灣人的愛吃是很驚人的。街頭林立的店鋪裡,十之八九是餐館,剩下的一兩家門口還要擺了冰櫃賣點冰棒;一檔小吃可以開六十年,不增不闊不倒;一份不起眼的魚丸湯其實經過三十道繁復的工序,全手工制作,絕不以機器取代…像待人一樣地,認真對待一份食物。”

一、台灣美食大腸包小腸

大腸包小腸是台灣相當普遍的小吃,炭火燒烤的大腸外皮微酥,肉餡米粒飽滿,夾上風味絕佳的香腸,鋪上酸菜、小黃瓜、姜片與菜脯蛋等小菜,一口咬下肉汁四溢,滿嘴的美味。而這麼有特色的傳統小吃,在東海夜市就能找到。位於東海大學西門町的官之霖大腸包小腸,是東海夜市裡頗具特色的小吃。

台灣美食大腸包小腸

(圖:大腸包小腸)

二、台灣美食度小月擔仔面

  在台灣,幾乎沒人不知“度小月”擔仔面,它是台南最有名的一道小吃。度小月擔仔面最獨門的配方就是特制的肉燥,只有特定傳人才能知道肉燥調配的配方和比例,加上用蝦子熬煮的湯頭,另外有一尾蝦、蒜泥、香菜相佐提味,一碗看似簡單的美味小吃,背後用心制作的過程,已在絡繹不絕的品嘗人潮和遠道而來的外地客,得到了最實質的肯定。

台灣度小月擔仔面

(圖:“度小月”擔仔面)

三、台灣美食蚵仔煎

台灣小吃銷售排行榜第一名,因偶像劇《轉角遇到愛》被兩岸粉絲追捧。如今從台灣頭走到台灣尾,每到一地都可尋到蚵仔煎的芳影。一顆顆圓潤飽滿的蚵仔撒在鐵板上滋滋作響,澆上稀薄的太白粉漿後,再搭配幾片青菜和一個土雞蛋,最後畫龍點睛將酸酸甜甜的特制醬淋在剛離開爐火的蚵仔煎上,撲哧四溢的香氣 中,頓時迎來一陣噼噼啪啪的美美響聲。

台灣蚵仔煎

(圖:蚵仔煎)

四、台灣美食彰化肉圓

彰化肉圓是台灣彰化縣的特產,據傳是由位於彰化市的一名肉圓攤業者吳許水桃所創。肉圓外皮多以甘薯粉制作,內餡視各家口味不同而有差異,但多數店家用豬後腿肉制成的絞肉,佐以香菇為主。 調理方法先將肉圓連同容器放入蒸籠蒸熟,固定外型,待食用時,再油炸而成。

台灣美食彰化肉圓

(圖:彰化肉圓)

五、台灣美食鳳梨酥

鳳梨酥是台灣的著名美食小吃,外皮酥松化口,內餡甜而不膩,此種“中西結合”的鳳梨酥,連西方人也贊賞有加,故逐漸成為島外觀光客最喜歡的台灣手禮之一。

鳳梨酥的由來

  相傳在三國時代(公元220-280年),即劉備以喜餅迎娶孫權之妹,而訂婚禮餅中便有以鳳梨(即菠蘿)入餡制成的大餅。台灣婚禮習俗中,訂婚禮餅共六種口味代表六禮,其中一種鳳梨閩南話發音又稱“旺來”,象征子孫旺旺來的意思,而鳳梨亦是台灣人拜拜常用的貢品,取其“旺旺”“旺來”之意,深受民眾喜愛。

台灣名點鳳梨酥

(圖:台灣鳳梨酥)

  六、台灣美食鼎邊锉

許多人到基隆,都想一嘗鼎邊锉的口味。日本NHK獨家專訪,特地來基隆攝影專輯其制作過程。鼎邊锉是福州小吃,在福州人家裡這算是家常小吃。裡面有肉羹、蝦仁羹、金針、香菇、木耳、鱿魚、小魚干、竹筍、高麗菜,內容豐富,是標准的湯好料多。然而這只是配料,主菜是白白嫩嫩的一片稱之“鼎邊锉”。 “锉”是台語,為爬滾的意思。其制作是用米磨成米漿,沿著大鍋鼎邊滾下,米漿滑滾的動作叫锉,所成白白一片,就是鼎邊锉。鼎邊锉以邢家所做最為有名。

台灣美食鼎邊锉

(圖:鼎邊锉)

  七、台灣美食貢糖

  貢糖,顧名思義是先民敬奉朝聖的精品,這種“進貢”之典故雖然如今已無從考證,但貢糖的傳統制作手藝和上乘質量,卻已相沿流長。據了解,貢糖因符合古老風味,又不乏現代口感,使其像歷代貢品一般高貴,足以進獻帝王,因此謂之“貢”。更由於貢糖制作以人力捶搗,須持續不斷“打”,乃諧稱為貢。

貢糖起源於花生與麥芽糖的組合,經過烘焙的花生在氣味最濃郁的極佳狀態下,以高比例與純正麥芽糖混合,然後施以人工搗碎、夾纏,再經歷溫揉滲合流淌,最後切塊成形。

台灣美食貢糖

(圖:貢糖)

  八、台灣美食阿宗面線

阿宗面線這家面線創立於1975年,賣的是大腸面線,雖然有一塊兒小店面,卻不提供座位,食客需端著碗,捧著燙嘴的面線或站或蹲,在騎樓下或馬路中間吃,蔚為壯觀。更怪異的是顧客經常大排長龍等待,再端著那碗面線到店家設在柱子旁邊的調醬台,加一些符合自己口味的辣椒、蒜泥或烏醋。這小小的面線有人叫它面線糊,意謂面線如漿糊般黏稠,而且配料和面線都和在同一鍋裡。面線裡加了鮮蚵,叫蚵仔面線;若以大腸為澆頭,則稱大腸面線。

台灣美食阿宗面線

(圖:阿宗面線)

  九、台灣高山烏龍茶

  高山烏龍茶產於中國台灣南投縣、嘉義縣等地。高山烏龍茶葉形如半球形狀,色澤深綠,湯色為金黃色。香如金桂,清香甘甜為其一大特征。高山烏龍為輕設發酵茶。經萎凋、搖青、殺青、重揉捻,團揉,最後經文火烘干制成。色澤深綠,湯色金黃,花香突出,滋味濃醇且耐泡。飲後體會:滋味濃醇,香氣高揚。

台灣高山烏龍茶

(圖:高山烏龍茶)

十、台灣美食甜不辣

有50多年歷史的賽門甜不辣一直安穩地坐在台灣本地小吃甜不辣的第一位的交椅上,不光是因為它的年頭長,更重要的是這種風味獨特的小吃充滿了變化與想像。賽門甜不辣的招牌來自70年代風靡台灣的國外電視劇《七海游俠》,其中的男主角名叫賽門·鄧普拉,由於“鄧普拉”與“甜不辣”的發音接近,才有了這麼一個有趣的店號。賽門甜不辣的全手工制作工藝也是保證口感的重要因素,多少年來不曾改變,一碗甜辣醬混雜的美食就在這裡多年如一日地任憑風霜改變。

台灣美食甜不辣

(圖:甜不辣)

十一、台灣美食棺材板

棺材板為赤崁食堂創始人許一六先生所研發改良的美食,赤崁食堂最初以雞肝和蕃茄醬夾在吐司中,稱為雞肝板。許一六先生在嘗過後,將其改良以厚片 吐司炸酥挖空,填入牛奶面糊、雞肉、馬鈴薯、青豆仁、蝦仁、花枝將挖去的面包皮蓋上,棺材板即完成。棺材板類似西餐中的沙拉面包,再加上使用刀叉進食,可知棺材板是由西餐中研發出來的獨特小吃,由於食客戲稱其形狀似棺材,因此老板以此命名為棺材板,頗具有恐怖氣息的名字。

台灣美食棺材板

(圖:棺材板)

十二、台灣牛肉面

台灣牛肉面是台灣平民美食,遍布台灣省大街小巷。台灣牛肉面主要選料為黃牛肉,以腱子肉、肋條肉、牛板筋為主要選料,還有選用新西蘭牛肉、美國無骨小排、澳大利亞牛肉等進口肉。台灣牛肉面是當年渡海來台的老兵因思念家鄉而發明的特殊飲食。

台灣牛肉面

(圖:台灣牛肉面)

  十三、台灣美食姜母鴨

這是80年代後期在台灣流行起來的進補小食,將台灣特產的紅面番鴨煮熟,取鴨肉和老姜(也被稱做姜母),搭配上胡麻油、米酒、中藥的藥材包,混合放在客人面前熬煮,炭火更佳,好似鴨湯火鍋一般。

台灣美食姜母鴨

(圖:姜母鴨)

  十四、台灣美食生炒花枝

僅憑“生炒花枝”這個美名,就當先品為快。“花枝”是由主料鱿魚,配以各類竹筍、胡蘿卜熬制而成的。之所以叫“花枝”,是因為鱿魚上部有十個肉腕,形如花枝,於是形象地取名。一口咬下去,會感覺到鮮美湯汁溢出,而滑韌的花枝口感更是一絕。

台灣美食生炒花枝

(圖:生炒花枝)

十五、台灣“混蛋”餐包+珍珠奶茶

  “混蛋”餐包具有相當高人氣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的名字,這個可愛的圓嘟嘟的餐包餡由鴿子蛋、鹌鹑蛋、鴨蛋、雞蛋和皮蛋混合而成,成就了這個“毒辣”的名字。餐包口感甜香柔軟,混合各種蛋黃的鮮香,加一些自制的甜辣醬會更好。而珍珠奶茶也有順滑的口感和Q軟的嚼勁,如此搭配,也是人氣超高。

台灣珍珠奶茶

(圖:珍珠奶茶)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台灣日月潭游記《尋秋記》作者:伍稼青

游記名篇欣賞:尋秋記伍稼青日月潭景光之勝,當以秋天為最。因此,“雙潭秋月”被列為“台灣八景”之一。我在一九四九年九月間,曾與名攝影家徐德先一同到過這裡。他拍攝了許多相片,我也

台灣小眾記

寫在之前 小琉球 -墾丁 -高雄 -台南 -台北 -宜蘭 -淡水 -台東 初次探訪台灣,我並沒有去日月潭,也沒有到阿裡山,但我卻看見了一個真正美麗真實的台灣... 它留給我的印象是古早味的、彩色的舊時代。 南下,北上,

春節假期游台灣,逛吃買買買。。

上海這天實在是太冷了,冷得我手都就不想放在外面>_<,經歷過超忙的幾個月後,假期旅行就這麼如期展開了。我不是那種說走就走的星座啦,不過放松幾天還是可以實現的。給自己三天,到陌生的城市走走逛逛~前面兩次辦了入台證

翻山越海,去墾丁追逐太平洋的風

“當陽光再次回到那飄著雨的國境之南,我會試著把那一年的故事再接下去說完……”當年一部《海角七號》賺足了眼淚,如今每當聽到這首《國境之南》的旋律,還會讓人想起墾丁的海和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