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旅遊網 >> 大陸游 >> 香港游 >> 香港旅游攻略 >> 我所認識的香港人
我所認識的香港人
編輯:香港旅游攻略

《香江隨筆》之七

我所認識的香港人

作者:楓之嶺 http://blog.sina.com.cn/wildmapleridge

(更多內容與圖片,請見“楓之嶺”新浪博客)

在派駐香港工作之前,我對香港人缺乏實際了解,畢竟北京與香港遠隔千山萬水,在北京難得有機會接觸到真正的香港人,北京人對香港人的印象一般來自於電影,在整個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大陸影視作品中但凡出現香港人,十之八九不是奸商就是騙子,說話不僅吞吞吐吐,而且拖著長長的尾音,廣東話在北京被戲稱為“鳥語”。反過來,1997年之前的香港電影裡,大陸人的形象也好不到哪兒去,最典型的莫過鄭裕玲主演的《表姐,你好嘢!》,不僅粗鄙而且丑陋。我至今也沒有搞懂,當時兩地的演藝界人士為什麼要相互惡意攻讦,必陷對方於死地而後快。

一、語言的障礙

我對香港人的認識,首先是從語言開始的。到香港工作之前,我曾經多次去廣東出差,還曾經在珠海短暫工作過一段時間,對於粵語雖然不算陌生,但是也是基本無法聽懂,記得第一次途徑香港時,由於飛機晚點耽誤了轉機,中國民航臨時安排我們入住啟德機場的富豪酒店,我在酒店大堂的商店裡閒逛,一位店員小姐走過來笑吟吟地用英語問道:先生是否日本人?我支支吾吾不敢正面作答,顧左右而言他。那個年代,大陸人唯恐自己在香港遭人鄙視,從不敢講普通話,據說在餐館裡,如果你不講英語或廣東話,都不會有人過來搭理你。

在香港工作和生活,不懂香港話顯然不行,九十年代初期普通話還不流行,因此,每天下班回宿捨後的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電視,開始只是看一些簡單的新聞節目,最喜歡看的是無線明珠台的930節目,這個時段的英文電影特別好看又有中文字幕,理解起來比較容易,最煩的節目就是插科打诨式的娛樂性談話節目,內容基本無法聽懂,覺得這類節目完全就是臭貧。剛到香港時,與當地人溝通十分困難,基本是“雞同鴨講”,各說各話,不過好在公司裡的香港員工基本都能講普通話,交流起來沒有問題。大約是過了半年左右時間,我能聽懂大部分粵語了,逐漸開始講一些簡單的詞句,才逐漸發現粵語其實非常幽默,一點兒不弱於相聲中的北京話、天津話,小品中的東北話。

二、文明、禮貌、遵守公共秩序

在最初的幾個月裡,香港人就給我留下了一個文明、禮貌和遵守秩序的印象。公眾場所基本見不到有人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人們在巴士站、地鐵站、碼頭從來都是自覺排隊,沒有人插隊、擁擠,有時地鐵上、下班高峰時段,排隊的乘客一直從站台排到站外的街道上,見到已經有人排隊,後面新來的人就會自覺地停下腳步,絕少見到北京地鐵站裡那種擁擠、推撞、爭吵的混亂場面。車上很少有人搶占座位,大多數人都會主動給行動不便的人讓位。有人過馬路上的人行道時,司機會停下車讓路。我在香港生活幾年,從未在街上見到爭吵、打架的現象。記得有一年參加香港的“百萬行”活動,各路人馬在維園集合時,有一個公司免費派發體恤衫,只有兩箱體恤衫,可隊伍卻越排越長,許多人明明知道無望領到還在安靜地排隊,實在令人佩服。

三、良好的專業素養和敬業精神

我所在的公司是香港最大的建築公司之一,承建了許多政府大型公共工程,在那個年代,香港還處於英國管制,大陸的學歷和資質都得不到承認,中文也沒有法律地位,大陸內派人員只能從事公司內部管理,所有專業技術工作、對外聯絡均由香港員工負責,是工程項目名義上的最高負責人。

我剛到香港時被分到一處工地見習,經理交代我先熟悉工程文件,凡有不懂的問題可以向地盤代表請教,我對建築上的基本概念還算了解,英文也不是一個問題,主要的困難是對英國的建築規范、BS標准一無所知,每當遇到一些技術問題時代表都能耐心解答,有時還會找來地盤工程師、地盤總管一起討論,使我受益匪淺。

除了良好的專業素養之外,給我留下更深印象的則是香港同事體現的敬業精神。九十年代初期,大陸還未完全脫離大鍋飯時代,許多人出工不出力,在國家機關和國營企業裡,工作推诿敷衍,上班一杯茶、一份報,以閒聊、神侃打發時間,可以說是司空見慣,在香港,我們雖然是內資企業,卻看不到這樣的情景,根本無須領導督促,大部分香港員工都會自覺工作,許多人甚至追求盡善盡美,實在令人敬佩。

四、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我對香港人的另一個印象就是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香港是一個節奏極快的地方,街上車輛川流不息,人們步履匆匆,地鐵的自動扶梯本來已經極快,但許多人仍然還要在上面奔跑。香港同時還是一個生活充滿壓力的地方,沒有失業保險和退休金,寸土寸金,生活費用昂貴,許多年輕人要打幾分工養家糊口;老年人仍要辛苦勞作,為生存而奔波,但香港人仍然保持豁達樂觀的生活態度。

在香港工作的第二年,我爭取到一個到香港大學業余進修的機會。每天收工之後,我要立即趕到港大在港島或尖沙咀的校區上課,從晚上七點鐘一直要上課到九點半。在讀書期間,我結識了許許多多的香港年輕人,才明白原來有那麼多的年輕人,都在利用一切空余時間來充實自己。

當然,我也在一定程度上,也使香港人改變了對大陸人的看法,剛入港大讀書時,當同學們聽說我來自北京時都異常驚訝,怎麼會有大陸人膽敢來港大讀書!另一個好笑的事情是:第一門課考試前的最後一次復習課,老師講完課走到每個同學面前,詢問是否有什麼問題,平時他都用英語講課,此時他改用香港話與學生交談,當他走到我的座位前與我交談時,忽然發現我是從北京來的,便吃驚地問:“我在港大教了那麼多年書,還從未碰到過大陸來的學生,你能跟得上課嗎?英文能聽得懂嗎?”我表示沒有問題,他似乎有些將信將疑。不過,後來可以驗證的結果是:我是一次通過了全部八門課程,以最短的時間拿到了畢業證書,我周圍的同學很少能夠做到,至少,大陸人在讀書上不會輸給香港人。

五、相互來往可以增加了解、消除隔閡

在香港幾年的工作和生活,我接觸了形形色色的香港人,現在看來許多成見、誤解都來自於相互不了解。其實,香港人是由不同的群體組成的,除了世世代代在香港居住的當地人,有許多人實際是大陸來的新移民。

近幾十年間,大陸有幾次大規模的香港移民潮:一次是1949年國民黨政權崩潰,大量難民湧入香港,北角一帶幾乎由江浙人占領,至今還保留著一些上海的傳統和遺風;另一次是六十年代初期的大饑荒,許多人逃亡香港活命,直到八十年代,九龍和新界一帶還有不少成片的寮屋區;從七十年代開始直至九十年代,有不少大陸人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以偷渡或移民的方式進入香港。大陸改革開放以後,最先回到家鄉的投資的港商,就是這些七十、八十年代來到香港的大陸人,他們本身並未進入香港主流社會,亦沒有資金實力,但卻非常了解大陸的政策,擅長利源法律、制度上的漏洞鑽營取巧,所以給大陸人留下了“香港人都是騙子”的印象。

隨著對香港了解的深入,我才發現其實許多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從未去過大陸,幾乎不了解大陸的變化。有一個挺有意思的例子是:我們公司每年在深圳人民醫院為全體員工組織一次免費體檢,香港員工基本不去,寧可自己花錢在香港本地醫院做體檢,問他們為什麼不去時,一些人對我表示不信任國內醫院的衛生條件,還有不少人干脆告訴我自己從來不去大陸,那裡太亂不敢去!越是香港出生、長大的人越是如此,凡是度假都是去美、日、歐,或新、馬、泰。

當時大陸內派工作人員對香港人缺少足夠的了解,即使在中資機構內部大陸人與本地員工之間,工作時間以外基本上也沒有什麼來往,內派干部一般都住在單位提供的宿捨,有自己的食堂,又受到外事紀律的約束,平時接觸的都是自己人。我有一個北京朋友在外交部駐港簽證處工作,工作地點在灣仔的華潤大廈,上班時關在封閉的櫃台裡,幾乎接觸不到香港人,下班坐叮當車回跑馬地的外交部宿捨,天天如此,只有在周末時才逛逛北角,兩年下來連香港的東南西北都搞不清楚,可見當時是多麼封閉。

我在香港那幾年,正是政權交接開始進入倒計時的年代,許多香港人感到彷徨,對自己的前途焦慮不安,社會階層開始迅速分化,一部分政商人士開始向大陸靠攏,一些大商人開始積極進軍大陸尋找商機;另有一些人借助港英當局的庇護,繼續作頑強的抵抗,政治沖突漸漸激烈;但更多的黎民百姓面對前途紛爭,顯得全然無助,就像羅大佑的那首歌《皇後大道東》中表露出的那樣一種彷徨、焦慮的情緒,香港前途似乎是中、英兩國政府間的事情,香港人完全無法插手,就像兒女的婚姻由雙方父母操辦,當事人自己無權過問那樣,香港人無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遺憾的是,這樣的政治紛爭依然困擾香港,而且還有愈發嚴重的趨勢。

不過,1997是一個分水嶺,不論你是否喜歡,也沒人問你是否願意,香港人和大陸人已經推到了彼此之間人為築起的牆,隨著政權的交替和人民的往來,香港人與大陸人已經漸漸融為一體,電影裡那種那對方開涮的場景已經幾乎消失得無影無蹤,普通話已經成為香港人的通用語言,在這場巨大的變革中,但願香港人還能守住自己的價值,能夠引領全體中國人走向一個更加文明的階段。

(更多內容與圖片,請見“楓之嶺”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wildmapleridge)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2016來香港血拼絕對不容錯過華懋商場巧遇明星地兒

聖誕剛過,又迎元旦,距離2016新年元旦還有4天啦,小伙伴們是不是很激動呢?可想必大伙們對元旦的3天假期更感興趣吧!!來香港血拼也許就是那麼巧被你遇上大明星喲!話說過元旦慶新年,還有什麼比上商場購物更惬意呢?要說到購物,這

尋找香港老街—漫游中西區

    最近超想香港旅游,超想去看看那些熟悉港影和TVB電視劇中的場景,感受一下香港老大街的味道,體會一把老港人的生活狀態,用粵語和當地人小小交流。終於在這個7月,我來了次香港一日自由行,去看看這個熟悉

香港自由行,說走就走的出發

香港,東經114°15′,北緯22°15′。決定了,那就馬上出發吧!香港自由行!我來了!說走就走,我可不同意這種說法,旅行要有好的計劃與安排,但也不要顧慮太多啊!很早就有去香港游玩兒

香港親子游之自由行

    這次行程都是自己定的,分享下給驢友們參考下。    小時候你牽著我認識這個世界,現在我帶著你(女兒),帶著你的外婆,帶著你外婆的媽媽一起去認識這個世界~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