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旅遊網 >> 旅游基礎知識 >> 旅行常識 >> 話說清明節:清明節溯源及傳說旅行小知識
話說清明節:清明節溯源及傳說旅行小知識
編輯:旅行常識
中國歷法中有二十四節氣 ,每一個節氣表示地球環繞太陽運行的具體位置。清明,是24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 在春分後十五日,大約在每年的四月四日或五日。


  
《帝京歲記勝》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淨明潔,故謂之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歲時百問》也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說明清明時節,冬去春來,冰雪消融,萬物復蘇,天清氣朗,草木繁茂,天地間一派生機。
  
“清明”只是一個節氣,後來加入了寒食禁火、踏青、掃墓的習俗後,才形成了清明節。清明節的起源,同寒食節就有著一定的淵源。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煙節,冷節,是冬至後第105天,與清明相距不過一兩天而已。這一天禁止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
  
寒食節的起源,是源於古代的鑽木取新火之制。古人因季節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鑽火,有因季換火之俗。每次換火之後,就要換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這是當時的一件大事。《周禮 秋官 司渲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於國中。”這說明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專管取火的司渲氏在仲春用木铎警告人民小心火燭,以免天干物燥發生火災,後來演變為禁火一個月,因此在這個月內所吃的食物都是干糧冷食,所以叫做“寒食”節。在往後因為吃一個月的寒食,不利於健康,便縮短日期,從七天、三天逐漸改為一天。
  
在宋朝以前,清明僅是個附屬在寒食節習俗中的一個次要日。它的重要性,甚至比不上另一個陰歷三月上旬的上巳節。而清明節掃墓,更是宋代以後出現的。但是由於上巳、寒食、清明三個節日的日期相當接近,彼此的習俗便互相滲透、重疊,漸漸地不再有明顯的劃分,這才形成了現在的清明節。
  
關於寒食節和清明節的由來,還有一則感人肺腑的傳說。
  
春秋戰國時,晉國國君晉獻公的寵妾骊妃為使自己的兒子繼承王位害死了太子申生,又想陷害晉獻公的另一個兒子重耳,重耳為了逃避骊妃的迫害,被迫逃離晉國。
  
一日,公子重耳迷路在山中,好幾天沒有食物。當時大臣介子推護駕跟隨重耳,就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煮熟了給重耳充饑。
  
重耳在流亡19年後,返國即位,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晉文公一一加封跟隨他流亡的大臣,因為由於介子推還鄉探母,晉文公便忘了封賞他。後經他人提醒,他才想起舊事,心中愧疚。便親自到介子推的老家綿山探訪,卻找不到介子推的蹤影。
  
由於介子推是個出了名的孝子,有人獻計說,如果放火燒山,介子推為了母親,一定會出來的。晉文公便下令火燒綿山,直燒了三天三夜,介子推卻沒有出來。等火熄滅後,人們看見介子推和他的母親,被燒死在一棵柳樹下,並發現一片寫著血書的衣襟: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十分傷心,即下令將綿山改稱介山(即山西介休縣境內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燒死的那一天定為寒食節,以後年年歲歲,這一天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飯,以示追懷之意。
  
次年寒食節,晉文公到介山祭介子推,先在山下寒食一日,第二天才上山,發現那棵柳樹已長出了翠綠的嫩條。晉文公便走上前去,折了一支柳條,編成一個圈兒帶在頭上。隨從的臣子也紛紛仿效他折柳插頭。於是,晉文公便把這棵柳樹命名為“清明柳”,這一天定為清明節。 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這就是清明“折柳插頭”習俗的由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五種不可選的露營方式

夏日的夜晚,帶一頂帳篷,和愛人或者朋友,去海邊或者山裡露營,在很多人看來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因此在實施的過程中不免欣欣然加入一些可以制造浪漫氣氛的小環節,這無可厚非,但注

正確選擇戶外徒步穿越合適的鞋子

對於熱愛戶外活動的人來說,選一套適合自己戶外裝備非常重要。而鞋是徒步者最重要的裝備之一,穿著一雙合適的徒步鞋會使你的旅途步履如飛,質量次的徒步鞋會讓你每走一步都要咬牙挺著。

中國最美十大名山集錦

        五一剛過,相信很多朋友也都剛游覽過祖國的大好河山了。下半年的假期會比較多,而且假期的時

春季登山游如何正確使用登山杖

  登山杖,顧名思義,就是指從事登山運動時使用的輔助器械。登山杖可以讓戶外登山穿越活動帶來很多的好處,如提高步行的穩定性,減輕腿部的負擔。根據研究,行走時使用登山杖可以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