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旅遊網 >> 大陸游 >> 重慶游 >> 重慶旅游攻略 >> 歷史偶然與必然——訪古合川釣魚城
歷史偶然與必然——訪古合川釣魚城
編輯:重慶旅游攻略

因為偶然的機會,來到了重慶西北幾十公裡外的合川(顧名思義,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條江水在此交匯,故名合川),特意尋訪了聞名已久的釣魚城(在中國國家地理上讀到過),這只是一個建於700多年前的2.5平方公裡的小小城池,卻改變了當時中國甚至世界的歷史。

話要從南宋說起,當時成吉思汗率領的蒙古部落從草原上崛起(記得去年7月去阿爾山的時候坐在車上追著看連續劇《成吉思汗》,不想今日要換一個角度來看蒙古了)。看過金庸《射雕英雄傳》的一定記得那個和郭靖要好的托雷(成吉思汗的第四個兒子),他和正妻生下了四個兒子(個個都是強人啊~~)。

老大蒙哥能征善戰,在1251年當上了大汗(相當於漢族皇帝),第二年就派二弟忽必烈南伐大理(一年就拿下了),三弟旭烈兀西征敘利亞(蒙古的第三次西征)。

到了1258年,蒙古兵分三路攻打南宋,一路攻打兩淮(長江下游),二路忽必烈攻打武昌(中游),蒙哥更是御駕親征攻打四川(上游),意在邊境全面開戰,然後順江而下拿下南宋都城臨安(杭州)。蒙哥一路攻城略地,直打到了重慶北面的合川釣魚城,苦戰不下,最後受傷得病,於1259年7月死在合川附近的北溫泉。

老大一死,留守在家的老四阿裡不哥稱汗,打武昌的老二和准備打埃及的老三立馬不干了,撤軍回去爭奪王位,開始了幾年的內戰。這樣一來,南宋得以苟延殘喘了20年,而非洲也躲過了蒙古鐵騎的踐踏,中國和世界的歷史為此改變!

如果說這樣的改變有歷史的偶然,那釣魚城以一個彈丸之地固守抗戰了36年直到南宋滅亡,就是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跡了。此番前去古戰場,翻開那段塵封的歷史,才發現有那麼多的人和事,有值得尊敬的,有被人唾棄的,還有至今功過是非說不清道不明的……讓我細細講來吧:

資料:“1234年宋、蒙聯合滅金後,南宋出兵欲收復河南失地,遭蒙軍伏擊而失敗。1235年,蒙古侵略軍在西起川陝、東至淮河下游的數千裡戰線上同時對南宋發動進攻,宋蒙戰爭全面爆發。至1241年,蒙軍蹂躏南宋大片土地,而四川則是三大戰場(另兩個為京湖戰場——今湖北和河南一帶、兩淮戰場——今淮河流域一帶)中遭蒙軍殘破最為嚴重的一個地區。這年蒙古窩闊台汗去世,其內部政爭不斷,對南宋的攻勢減弱。南宋充分利用此良機, 對各個戰場的防御進行調整、充實。1242年,宋理宗派遣在兩淮抗蒙戰爭中戰績頗著的 余玠入蜀主政,以扭轉四川的頹勢,鞏固上流。余玠在四川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經濟和 軍事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創建了山城防御體系——即在四川的主要江河沿岸及交通要道上,選擇險峻的山隘築城結寨,星羅棋布,互 為聲援,構成一完整的戰略防御體系。釣魚城坐落在合川城東5公裡的釣魚山上,其山突兀聳立,相對高度約 300米。山下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匯流,南、北、西三面環水,地勢十分險要。這裡有山水之險,也有交通之便,經水路及陸上道,可通達四川各地。1243年,余玠采納冉琎、冉璞兄弟建議,遣冉氏兄弟復築釣魚城,移合州治及興元都統司於其上。釣魚城分內、外城,外城築在懸崖峭壁之上,城牆系條石壘成。城內有大片田地和四季不絕的豐富水源,周圍山麓也有許多可耕田地。這一切使釣魚城具備了長期堅守的必要地理條件以及依恃天險、易守難攻的特點。1254年,合州守將王堅進一步完善城築。四川邊地之民多避兵亂至此,釣魚城成為兵精食足的堅固堡壘。”

從興建釣魚城開始,一晃15年,1258年秋,大汗蒙哥親自率大軍入蜀(其他兩路攻打長江中下游),相繼占據劍門苦竹隘、長寧山城、蓬州運山城、阆州大獲城、廣安大良城等,迫近合州。合川釣魚城當時是第一任守將王堅(副將張钰,猛人,後邊會說),蒙哥看見小小釣魚城,派了手下的晉國寶(宋人,投降蒙古,據說是認識王堅的)去勸降,不料王堅是塊硬骨頭,不同意就罷了,還把來使一刀給砍了(一說本來放了,到山下又追回去給砍了),把人頭掛在城頭上——這一來激怒了蒙哥,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王堅這一砍就是表明要和蒙哥血戰到底絕不留後路!

從1259年二月開始,蒙哥軍隊開始攻城,激戰三月,打了無數硬仗,到五月依然沒有攻下來!蒙哥於是開會商量,手下術速忽裡認為“頓兵堅城之下是不利的,不如留少量軍隊困擾之,而以主力沿長江水陸東下,與忽必烈等軍會師,一舉攻占南宋”——現在看這個建議非常正確,打不下來就繞過去,干嘛非去較勁兒呢!偏偏蒙哥部下的各大將領勝仗打多了驕橫自負慣了,覺得一個小小釣魚城拿不下來太不象話,力主強攻堅城。蒙哥左右衡量,決意繼續攻城——也許一根筋的性格使然,也許是使者被殺惹怒了他,也許是覺得王者的尊嚴受到了挑釁,也許,就是命該如此!

結果就是6月份,蒙哥在親自觀戰的時候為飛石所傷(有說炮風所傷,說法太多,取其一),背運接踵而來:地利上,久攻不下;天時上,到了夏季,重慶是出名的濕熱火爐,當年還是大旱酷暑,蒙古軍隊多是北方人,本來就水土不服,加上天氣這麼一折騰,瘟疫開始流行,蒙哥帶傷之身抵抗力下降也患病了;人和上,蒙哥視同左右手的前鋒猛將汪徳臣夜襲釣魚城失敗(據說激戰半夜,雷雨忽然大作,把雲梯折斷了——莫非真的如有天助?),在單騎去城下喊話勸降(一路勸降過多個城,不少成功)的時候被火炮飛石擊中,身亡——痛失愛將,讓蒙哥悲痛不已,病情加重。偏偏王堅此時還打了一場心理戰——扔出去15斤重的大魚和百張面餅表示城內食物充足,再守十年也沒問題,看誰耗得過誰!

這樣的情況下,蒙古大軍沒法再攻城了,撤退到北溫泉的時候(距離合川30來公裡),一代大汗蒙哥留下遺言:“我之嬰疾,為此城也,不諱之後,若克此城,當盡屠之!”,隨後病逝(死因說法太多,無定論)。因為蒙哥的死,歷史在此拐了一個彎,史學上認為直接導致了三大影響:一是導致蒙古這場滅宋戰爭的全面瓦解,使宋得以延續20年之久。進攻四川的蒙軍被迫撤軍,護送蒙哥汗靈柩北還。率東路軍突破長江天險,包圍了鄂州的忽必烈,為與其弟阿裡不哥爭奪汗位,也不得不在年底撤軍北返(本來聽聞大哥戰死還在繼續作戰,但聽說四第稱汗不得不回去爭權位),從此蒙古內戰。二是使蒙軍的第三次西征行動停滯下來,老三旭烈兀先後攻占今伊朗、伊拉克及敘利亞等阿拉伯半島大片土地,正准備向埃及進軍時,獲悉蒙哥死訊,遂留下少量軍隊繼續征戰,而自率大軍東還。剩下的蒙軍因寡不敵眾而被埃及軍隊打敗,蒙軍始終未能打進非洲,從此蒙古的大規模擴張行動走向低潮。三是為忽必烈執掌蒙古政權提供了契機,蒙哥汗是一位蒙古保守主義者,而忽必烈則是蒙古統治集團 中少有的一位傾慕漢文化的開明之士,登上大汗寶座後, 繼續推行其漢化政策,逐步改變蒙軍濫殺的政策,使南中國的經濟和文化免遭更大的破壞。

守將王堅立了大功,第二年卻被權臣賈似道給調去杭州安了個閒職,賈似道是宋理宗的舅子,權傾一時(這皇帝當了40年,昏庸無能,手裡的江山一日不如一日,死後也沒落得全屍,詳細資料:http://baike.baidu.com/view/68649.htm)。王堅走後,釣魚城迎來了第二任守將馬千,但因為作戰中馬千的兒子被捉投降,反過來勸降老子,朝廷不放心,就把馬千撤了,1263年換上了王堅的副將張钰,至此,終於說到這個猛人了!

張钰,陝西鳳縣人,有勇有謀,作為王堅副將擊退蒙哥,此時又成為釣魚城第三任守將,率領軍民,將城池牢牢守了12年!不僅如此,還主動出擊,1266年收復大良坪(派王立等勇士50人奇襲,王立此後追隨張钰,成為他最倚重的兩名部將之一),1267年收復開州(與朝廷重新通上消息),在十幾年間屢立戰功,於1274年被提升為寧江軍承宣使,1275年又被提升為四川制置使兼知重慶府(也就是說,南宋把整個西南都托付給他了!此時南宋皇帝是個四五歲的娃娃,當權的是謝太後和賈似道,這個決定無比正確,但已經難挽全局)。此時的全局是什麼呢?蒙古內戰中,忽必烈奪得大權(四第戰敗歸順,後病死;三弟西征歸來的半途聽說二哥得權後就不走了,建立了伊兒汗國,詳細資料:http://baike.baidu.com/view/63722.htm),於公元1271年建立元朝,大舉滅宋,1273年,樊城失守,襄陽城破(金庸小說中郭靖守襄陽的出處,此戰持續6年,詳細資料http://baike.baidu.com/view/90534.html),蒙古軍隊得以渡過長江,1275年,賈似道率領3萬大軍在蕪湖與元軍對戰大敗,賈被手下殺死。放眼全國,似乎只有重慶一帶仍在堅守,難怪說“獨釣中原!”

具體來看看重慶一帶戰況吧:張钰在升任後,並沒有立刻前往重慶,而是集中兵力奪回涪州、忠州、石門、大寧、泸州等地,1976年12月才到重慶上任。其中1276年6月收復泸州,殺了元朝守將熊耳,俘獲不少元軍家眷(俘虜中就有熊耳的夫人,且打住,後面留個伏筆先……),然後把泸州神臂城交給王世昌守衛,自己帶倚重的部將趙安守重慶城,釣魚城則交給了另一個倚重的部將王立,至此,防御形成三足之勢,抵抗元軍。

可惜,南宋的江山並沒有因張钰而力挽狂瀾,就在這邊苦戰的1976年1月,都城臨安(杭州)被元軍攻破,五歲皇帝和太後被俘投降(這個娃娃皇帝沒有被殺,後來讓他勸降文天祥,未果;他從江南被帶北京然後往漠北幽禁長大,18歲的時候,被發配到西藏出家,結果成為一代高僧,當了薩迦寺的主持,53歲的時候被毒死,一生傳奇,詳細資料見:http://baike.baidu.com/view/144084.htm),南宋的益王和衛王逃走,易王被流亡臣子立為皇帝,在福州繼位,一路兵敗逃亡,只兩年,1278年就病死了。然後大臣張世傑又立了衛王為皇帝——實際杭州城破後,南宋已無招架之力了。張钰在得知都城陷落,皇帝投降,兩王逃走後,沒有放棄最後的西南根據地,而是一面派人出去尋訪二王,一邊派人在釣魚城修建皇宮,准備迎接二王歸來,據守重慶,以圖東山再起——實在很佩服這樣的將領!其頑強的意志和精神在亂世之中猶如定海神針,無愧獨釣中原!


然後歷史並不能因為意志而改變,南宋都城攻破後,大量兵力投入西南戰場,先是1277年6月,王世昌苦戰苦守數月的泸州神臂城被攻破(最後城中斷糧,釣魚城自身吃緊外,派去泸州的的援軍被途中的大部元軍阻攔,無濟於事),王世昌血戰到底最後以身殉國,從余玠下令修建神臂城以來,堅守34年,可歌可泣!

泸州城破後,攻打泸州的元西川軍(統帥西川軍的安西王是忽必烈的兒子,王相是他的漢人師傅李德輝)和數年來一直攻打釣魚城的元東川軍(就是原蒙哥手下,汪徳臣的弟弟等人)匯合到了重慶城下,開始攻打重鎮重慶。1277年11月,李德輝勸降張钰,被拒。1978年一月,張钰率軍出戰,小有勝利,汪才臣(汪徳臣的弟弟)在此戰中身中四箭,僥幸逃脫。然而到了二月,張钰率軍出熏風門與元軍大將也速答爾戰於扶桑壩時,宋軍戰敗,元氣大傷。從此堅守城門,又扛了半年多,9月派趙安率兵出戰幾乎全軍覆沒,11月城中糧盡,趙安勸張钰投降,被拒;到了12月,趙安開城投降,張钰激戰後被俘,1280年在押往元大都的途中自盡殉國——一代名將就此隕落!史家在論宋史時稱宋亡有三傑,即文天祥、張世傑、陸秀夫,一直沒有張珏的地位,其實張钰之功不會隨時間湮沒,文天祥在得知張珏死後傷痛不已,作《悼制置使張珏》:“氣戰萬人將,獨在天一隅。向使國不滅,功業競何如?”

重慶城破後,元軍屠城,然後把目光朝向了三足中的最後一個城池——釣魚城。此時守城的是1275年接任張钰的部將王立,也是骁勇善戰之人,接任以來固守城池,而且接納了不少四方投奔而來的難民,使得城中軍民有十萬之眾。當重慶城破的消息和李德輝的勸降書一起到來的時候,王立在面臨一個巨大的兩難煎熬,因為歷年來和東川軍作戰,結下了血海深仇,誰看誰都眼裡充血,開城投降是死,抵抗到底也是死,那還是固守到底吧!但至今,兩三年前南宋都城已破,皇帝投降,堅持抗戰的只剩下一個小小的釣魚城,城破之日就在旦夕,十萬軍民性命即將不保,進退都是死,該怎麼辦?

能猜測出王立心思的是一個女人——熊耳夫人!當年宋軍攻破泸州,殺死守將熊耳,俘虜若干人,她也在其中。因為本為漢人,漂亮聰慧,在被盤問時候謊稱自己和王立一樣姓王,王立見她很是喜愛,於是認她為義妹侍奉老母,實則是將她納為寵妾。這位女人這時候站出來,告訴王立自己的真實身份,不僅是熊耳的夫人,更重要的是李德輝的妹妹(據說是李德輝同母異父的妹妹,從小跟著哥哥出入王府,被王許配給侍衛熊耳)!她勸王立投降李德輝(西川軍),並許諾能請哥哥保住十萬軍民性命!有了這層關系,王立最終決定向西川軍投降,條件是保住全城性命。夫人寫了絕密書信,並且親手縫制了一雙鞋當作信物(據說哥哥原來愛穿她做的鞋),王立派儒生楊獬帶往成都川西行院。

李德輝得信後大喜,一來得知妹妹還在人世,二來釣魚城終於要開城投降。他一面准備接手事宜,一方面請示忽必烈力保全城性命,此時忽必烈為收復人心,答應放過釣魚城。而東川軍卻紅了眼,一方面是蒙哥當年留下遺言屠城,二是打了幾十年血海深仇太多,眼看釣魚城就將攻破,能宣洩新仇舊恨,不料西川軍來這麼一手一切泡湯。李德輝估計也深知其中厲害,親自率領了500人前來接管釣魚城,東川軍汪良臣面對權勢遠大過自己的李德輝只好作罷(汪兩年後病逝)。在1279年元月,釣魚城結束了自己36年的抗戰生涯,開城投降,幾乎同時,崖山之戰大敗,丞相陸秀夫負衛王投海自盡,南宋徹底滅亡。

而李德輝也實踐了自己的諾言,讓十萬合州人免遭屠殺(據說很快遣散了民眾到各地安置,估計為了防止東川軍復仇吧),而且在忽必烈前上書,力保了王立性命。釣魚城在經過漫長的36年200多次戰爭之後得以全身而退,實在是熊耳夫人、王立和李德輝三人的功勞!然而王立的功過是非卻爭論到今,有人認為他是叛徒,應該抵抗到底為國盡忠;有人認為他已經盡忠了,不用再搭上十萬生靈……所以他們三人的牌位從設立起來到搬出忠義祠反復折騰,是非你們認為呢? 我想感慨一句熊耳夫人,能在那樣的亂世戰爭中保全自己保全百姓應該是極其聰慧的,合川百姓應該很喜歡她,紀念她的畫像和塑像都很美麗——這該是她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吧!

在今天的釣魚城中,有個紀念館,詳細記錄了這段歷史。而當年的遺址所剩無多,其中山頂的這個炮台遺址成了大家合影必照之地,地上的炮台痕跡被幽默的當地人叫做一筒和三條,真是古今多少事,都成漁樵閒話!



(護國門)


(火藥制造遺址)


(炮台遺址)


(地圖)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重慶永川衛星湖國際旅游度假區

衛星湖景區位於永川市境內著名風景旅游區衛星湖畔,距永川城區12公裡,距重慶市區73公裡,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永川衛星湖國際旅游度假村依山傍水,風景如畫、功能齊備,分四大功能區:占地30多畝的歐洲園林式度假酒店,依湖而建

重慶慈雲寺

慈雲寺位於南岸區玄壇廟獅子山麓,瀕臨長江。寺門左側臥一石刻青獅,與長江對岸的白象街遙遙相望,素有"青獅白象鎖大江"之說。寺始建於唐代,重修於清乾隆年間,原為觀音廟。雲游網1927年雲巖法師募資擴建,更名

重慶民大禮堂及人民廣場

重慶市人民大禮堂位於人民路學田灣,於1951年6月破土興建,1954年4月竣工,是一座仿古民族建築群,也是重慶獨具特色的標志建築物之一。整座建築由大禮堂和東、南、北樓四大部分組成。重慶民大禮堂及人民廣場占地總面積為6.6萬

重慶黔江小南海

重慶市小南海地質公園地處四川盆地東南緣,位於重慶市東南黔江區北部,西通重慶,北連三峽,東南與湖北、湖南毗鄰,總面積約255平方公裡,居民主要為漢族、土家族和苗族。黔江小南海地震遺址是小南海地質公園最具獨特魅力的地質遺跡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