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旅遊網 >> 大陸游 >> 重慶游 >> 重慶旅游攻略 >> 重慶的63個中國傳統村落分布地圖及旅游看點介紹
重慶的63個中國傳統村落分布地圖及旅游看點介紹
編輯:重慶旅游攻略

國家公布了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重慶市的63個傳統村落榜上有名。中國傳統村落,是指民國以前建村,保留了歷史沿革,建築環境、建築風貌、村落選址未有大的變動,具有獨特民俗民風的村落。實際上,入選中國傳統村落的地方都保留有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

巴南區豐盛鎮橋上村

▲圖:橋上村

重慶的63個中國傳統村落分布地圖(點擊圖片浏覽大圖)

重慶的63個中國傳統村落分布地圖(點擊圖片浏覽大圖)

以黔江區五裡社區程家特設大院為例,該處有300余年的歷史,院內雕梁木柱造型美觀,清嘉慶、乾隆、道光年間流傳下來的題有“品冠群英”“學冠群英”“濟世其英”“壽比商翁”“宮牆偉望”5塊牌匾保存良好,每塊牌匾都有故事,彰顯了獨具一格的民族特色。再比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洪安鎮邊城村,苗族風情濃郁,邊城文化渾厚,是重慶市級最美鄉村旅游度假村(鎮)之一。

一、重慶市(2012年被列入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第1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14個)

1、重慶市涪陵區大順鄉大順村

重慶市涪陵區大順鄉大順村

▲圖:重慶大順村

大順村的建築年代從清代迄今,跨度200余年,擁有多種建築格式和實體,展現了不同時期和地域間建築文明的融合,其中以大順場的碉樓民居圩市獨具特色。

大順場依山而建,是閩式建築與涪陵山地建築(穿斗法式與金包銀法式)相結合的產物,在空間布局上以碉樓防御為主旨,將土樓間緊密聯系成一個整體。樓內有中軸線、內廊、對稱房間若干,有土夯牆圍護,各層還布置有若干槍眼、炮孔,其有效的防御體系可保全場300多米內的場市民居無虞,是舉世罕見的全封閉的鄉場廊街,贏得了“巴蜀第一場”的美譽。

大順鄉境內現有保存完好的碉樓、土樓特色建築108座,典型代表為土樓李蔚如故居、客家土樓瞿九疇故居。

2、重慶市涪陵區青羊鎮安鎮村

重慶市涪陵區青羊鎮安鎮村

▲圖:重慶安鎮村

安鎮村是川東巨富陳氏家族歷經三代人逐步修建形成,其傳統村落主要由陳萬寶莊園群和附近其他院落組成。

陳萬寶莊園群始建於清朝,以石龍井莊園為核心,共14園。莊園主要體現了徽派建築特征,以穿斗式木結構為主,采用“金包銀”方式建設,即莊園外牆為磚石,裡面是木結構。莊園兩重堂四合院帶附院一樓一底建築,柏木青瓦,雕龍畫鳳,其建築結構、風格和藝術堪稱民居精品。

莊園還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其品種紛繁的各種石雕木刻栩栩如生,代表了當時中國的木雕石刻技藝,是一座生動而古樸的建築藝術與手工雕刻的天然展館,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

3、重慶市九龍坡區走馬鎮椒園村

重慶市九龍坡區走馬鎮椒園村

▲圖:重慶椒園村

位於成渝古道上的椒園村在清代逐漸成型,不僅有特色鮮明的古建築,還承載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村民們不僅人人能說“走馬民間故事”,還人人都會唱“走馬神歌”,出現了“神歌月月唱,故事處處說”的民間文藝盛況。

“走馬民間故事”是南來北往的過客們相互講述異地見聞,形成故事,保存至今。類型除神話仙話、風物傳說、動植物傳說、民俗傳說和生活故事等外,還蘊藏著獨特的文化信息,成為古代巴文化的重要遺存。

“走馬神歌”即勞動人民以唱歌的形式,不分場合、對象,唱一些歌來逗樂、取笑,借唱來提神、解乏、求愛,是勞動群眾渴望愛情的一種象征,承傳至今。

4、重慶市綦江縣東溪鎮永樂村

重慶市綦江縣東溪鎮永樂村

▲圖:重慶永樂村

永樂村建築群位於綦江河、東丁河、福林河畔,建築以明清穿斗結構吊腳樓為主,是綦江河古碼頭之地,川黔古鹽道橫穿而過,曾經盛極一時。

作為歷史上重要的鹽道碼頭,永樂歷史文化底蘊豐厚,保存了為數眾多的歷史建築群和文化遺產。村中交錯分布有市級、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包括王爺廟、觀音閣、撫我孑遺碑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東溪豆腐干、石工號子、黃荊豆花等6種。

其中,位於太平橋下的神石石刻是當地唯一無法考究建築年代的文物,石上刻著盈尺大的“神石”二字,現建築面積已被淹沒,無法具體測量,可見東溪河航運歷史之悠久,為其研究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史料。

5、重慶市忠縣花橋鎮東巖古村

重慶市忠縣花橋鎮東巖古村

▲圖:重慶東巖古村

東巖古寨建於清朝嘉慶年間,建築以川東民居為特色,四合院木列穿斗木板房為主,庭院內樓工藝特色突出,保存完好。

古寨是清代居民劉木清為了防匪修建,寨內空間布置良好,路網布置暢通,水系安排合理,寨牆構築堅硬,外觀漂亮。其建築規模、建築藝術、構景造園、安全防護堪稱一絕。

古寨內部橫七豎八的通道,連接著裡面依勢而建的房屋。沿著寨邊走一圈,可見古老的寨石、蓮花池、花台、水晶涼亭等遺址。寨內房屋多為木結構,屬典型的漢民建築風格。全寨占地面積約30畝,是至今發現的保存完好的“第一漢族古寨”。

6、重慶市忠縣新生鎮鐘壩村

重慶市忠縣新生鎮鐘壩村

▲圖:重慶鐘壩村

鐘壩村建於明末清初,是土木建築風貌集鎮,現存完好的房屋80余間和歷史文物若干,包括舉人四合院、關羽廟、白昌宮和明末清初建築的石塔等。其中較為有名的有白居易題詞的白化山和三國時期的嚴顏墓。

最廣為人知的望水老街坐落於900米的山峰之上,周圍群山環繞,森林覆蓋,是夏天納涼的好去處,也是電視劇《半城山水滿城橘》的拍攝基地。拱街長500米,兩邊是明清建築,是解放前到縣城的驿站。村落設有學校、衛生站及小賣部,集中居住人群300余人。

7、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金嶺鄉銀杏村

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金嶺鄉銀杏村

▲圖:重慶銀杏村

銀杏村地處山區,有一線天、泉眼和溶洞暗河等眾多景觀,還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土家族吊腳樓技藝的集中分布區域。

土家族吊腳樓在當地被稱為“干欄”、“千柱落地式”或“轉角樓”,是在古代巢居和穴居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不但能避蟲蛇猛獸,並且牢固又防震。

吊腳樓營造工藝科學、構思巧妙、布局合理。當中為祭祀和社交的堂屋,兩旁為廂房或地正屋,兩邊是廚房和火塘,樓上是住房,吊腳柱下邊是圈捨和柴房。

吊腳樓依山面谷,是民族建築工藝的奇葩,是優秀的土家民族文化遺產,折射出重要的藝術、歷史、科學和民俗價值。

8、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石家鄉黃龍村

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石家鄉黃龍村

▲圖:重慶黃龍村

黃龍村位於古時候西沱經黃水到湘鄂的巴鹽銷楚鹽大路上,村裡不僅傳承了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還保存了大量的全木結構,土木結構和磚木結構的建築,典型村落位於灣板凳、沙丘、池谷等。

其中沙丘、池谷、灣板凳共有全木結構房屋60多幢,建築樣式有三合院、四合院式和吊腳樓式和碉樓等種類,大部分為清末、民國時期修建,池谷沖則有土石碉樓1幢。值得一提的是,在池谷沖,四合院、三合院、朝門、吊腳樓、千柱落地木樓、碉樓等集中在一個院落,堪稱民族建築的微型博物館。

9、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悅崃鎮新城村

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悅崃鎮新城村

▲圖:重慶新城村

新城村存有建於清乾隆53年的馬氏宗祠,建於明萬歷年間的土司案廳和建於光緒年間的古場鎮等。

其中獨具特色的石柱土家“啰兒調”,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是石柱民歌中具有獨特風格及藝術韻味的歌種之一。

“啰兒調”旋律簡單,歌詞直白,便於傳唱,比較全面地記錄了當地土家人的日常生活、禮俗活動、生存狀況及演變過程。特別是“啰兒調”中大量的運用“啰兒”、“啰兒啰”、“啰喂”等習慣方言襯詞,酣暢淋漓地表現了土家人豁達、睿智的性格。

蜚聲海內外的《太陽出來喜洋洋》就是石柱“啰兒調”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10、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梅江鎮民族村

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梅江鎮民族村

▲圖:重慶民族村

這裡的村寨沒有任何譜牒可以說明祖先的歷史,只是在族人中流傳著“一出江西離了家,四十八站到長沙”的口傳記憶。據稱,村內苗族首姓石家“從江西吉安府太和縣遷入酉陽縣麻旺鄉石家莊”。據當地老人回憶,可能在元代以前苗族就開始進入這一地區。

民族村位於典型山區,有一條南北走向小河流經全村,全村的聚落也沿河流走向分布在半溝的兩邊坡上。自北而南的主要有花香、三大坪、金珠、民族4個自然寨,生活著苗族、土家族、漢族3個民族,苗族人口最多,占總人口的70%。

11、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蒼嶺鎮大河口村

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蒼嶺鎮大河口村

▲圖:重慶大河口村

石泉古苗寨又名“火燒溪”,位於大河口村三組,始建於清早期。其傳統建築多為坐南向北,繼承著原來的建築特色和工藝,多為7字形布局和凹字布局,為木結構單檐懸山式屋頂,廂房多為吊腳樓,是典型的苗族建築風格。

古寨分上中下3寨,全是石姓,寨裡有70多棟木質民居,被眾多棵古樹、梯田和居民緊緊包圍。寨內有一片古墓群,見證著石泉古寨的歷史。還有一塊“盛世碑”,是為石姓人家的媳婦——周氏,守節所立。

石泉古苗寨位於酉陽蒼嶺鎮大河口村三組的阿蓬江畔,地處橫擋山腳一緩坡上,又名“火燒溪”。

火燒溪傳統建築多為坐南向北,始建於清早期,至今還繼承著原來的建築特色和工藝,多為“7”字形布局和凹字布局,分布面積約2萬平方米,建築為木結構單檐懸山式屋頂,鋪小青瓦,穿斗式梁架,廂房多為吊腳樓。其風格是典型的苗族建築風格。這裡也是酉陽保存較好的典型民族山寨建築風格的群體建築,為研究當地民族建築風格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也為開發酉陽旅游資源提供了實物保證。

順著寨子旁流淌下來的一條小溪走進寨子,寨子裡居住的全是石氏家族的子孫,這裡有10孔清澈甘甜、四季潺潺,且冬暖夏涼的山泉。因寨中居民以石姓為主,這些山泉因而被稱為“石泉”,老地名“石泉村”因此而來。

石泉古苗寨至今還保留著古建築、古樹、古玩以及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來到石泉古苗寨,宛如置身世外桃源,可盡興地體驗原汁原味的苗家生活,使人遠離大都市的喧囂與煩躁,回歸大自然的靜谧與安寧。

“火燒溪”是酉陽保存較好的典型民族山寨建築風格的群體建築,也是重慶市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苗寨,為研究當地民族建築風格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12、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水河鎮河灣村

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水河鎮河灣村

▲圖:重慶河灣村

河灣山寨始建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現有木結構建築82棟,各類遺跡保存完好,如為數眾多的土家代表建築——吊腳樓、“封火桶子”的磚牆、“水紅樹王”等,其中還有渝東南地區現今保存最完好的擺手堂。

作為土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擺手舞就是土家族歷史生活的縮影。流傳於酉陽的原始擺手舞屬於“小擺手”,基本動作有單擺、雙擺、回旋擺,基本動律為手腳同邊,下不過膝,上不過肩,身體下沉而微有顫抖。擺手舞內容涉及人類起源、神話傳說、民族遷徙、古代戰事、飲食起居等方方面面,跳舞時還要用土家語演唱《農事歌》,穿插著土家語對白。

千年酉水,在酉陽境內蜿蜒70余公裡。她如永不枯竭的乳汁養育了成千上萬的土家兒女,孕育了擺手舞、面具陽戲、山歌、漁歌、纖歌、木葉等土家文化,被譽為土家族的搖籃。

位於酉陽酉水河鎮的河灣村河灣山寨,則是搖籃中的“搖籃”。河灣山寨是土家文化重要的匯聚地和傳承區,宛如一部百科全書向世人娓娓講述著土家族的興衰榮辱,是專家和游客公認的“中國最美土家山寨”。

河灣山寨始建於明洪武3年(1370年),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以土家族白姓為主。河灣山寨的擺手堂系彭姓土家人於清鹹豐元年所建,是渝東南地區現今保存最完好的擺手堂。擺手堂外用石板圍成一處約200平方米的地壩,石板上刻有麋鹿含花、喜鵲鬧梅、鳳穿牡丹和麒麟龍象等栩栩如生的景物。

河灣山寨布局呈“前青龍,後白虎”格局,山水交相輝映,水天一色——寨前,飛檐翹角伸酉水,酉水碧波映樓台,綠水碧波天然氧吧;寨中,綠樹成蔭,吊腳樓成群,錯落有致,層次分明,木葉聲聲惹人醉,吊腳樓上油茶香;寨後,青山綠樹,鳥語花香,白鶴棲樹,雄鷹翱翔。遠山的剪影起伏綿延,沒有車流喧囂,沒有市聲喧阗,偶有雞鳴犬吠卻更添幽靜,河灣山寨宛如情醉千年的夢境……

擺手舞已成為土家傳統文化的大集匯,是土家族的“百科全書”。

13、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水河鎮後溪村

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水河鎮後溪村

▲圖:重慶後溪村

後溪村是重慶市十大歷史文化名鎮之一,是土家擺手舞的發源地,是土家文化的發祥地,享有“中國最美土家村寨”、“巴渝水鄉勝地”的美譽。

後溪的居民以移民為主,形成了田、彭、白三大姓。村內至今還保存完好的水巷子白家祠堂、新寨白家祠堂和彭家祠堂,建造年代在鹹豐至光緒年間。白家祠堂還保存有於光緒二十五年刻立的石碑,上面刻有嚴格的宗族家規和道德標准,是研究宗族祠堂文化的寶貴資料。

後溪村依酉水河而建,風光绮麗,鐘靈毓秀,碧綠的酉水從鎮邊流過,酉水兩岸山巒奇秀,著名的三晤山倒映江中,頗有桂林山水的韻味。

從清乾隆年起,這裡就是商貿發達的水運碼頭,地方經濟相對發達。老後溪鎮(酉水河鎮前身)鄉場建於酉水右岸,建築面積3萬余平方米,多為清代建築,保存完好。石板街道、青瓦白牆、飛閣吊樓、玲珑剔透,讓人贊不絕口。

在清代之前,後溪長期沿襲土司制。到清代後,朝廷實行“改土歸流”,外來的官員開始進入。由於四川連年戰亂和災荒,人口銳減,清朝政府實行大規模的移民,後溪一帶的移民主要來自江西、湖南和湖北,並形成田、彭、白三大姓。

後溪大姓人家都建有祠堂,作為宗族議事、聚會的場所。至今保存基本完好的有水巷子白家祠堂、新寨白家祠堂和彭家祠堂,建造年代在鹹豐至光緒年間。新寨白家祠堂的大門左側,還保存有於光緒25年刻立的石碑,上面刻有嚴格的宗族家規和道德標准,是研究宗族祠堂文化的寶貴資料。

如今的後溪村四季如春,果林遍地,自然與人文風光讓人流連忘返,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旅游觀光地。乘船於素有“小漓江”美譽的酉水河上游弋,觀長潭風光、山清水秀、怪石奇峰,聽劃船的漁夫唱著流傳久遠的“後溪漁歌”,仿似穿越滾滾歷史長河,令人沉醉,發人深省……

該村文物十分豐富,地面文物點計60余處,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近10處,重要的文物景點有後溪懸棺葬、土司白總管將軍墓、龔氏節孝坊、後溪萬壽宮等。

14、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南腰界鄉南界村

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南腰界鄉南界村

▲圖:重慶南界村

南腰界老街又名“紅軍街”,街道兩旁傳統建築分布密集,臨街面石木鑲嵌。1934年賀龍率紅三軍進駐南腰界,將街上的余家桶子設為司令部,紅三軍在此建立了以司令部為核心的南腰界革命根據地,開展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動。紅軍在此地學習、工作、戰斗和生活的痕跡清晰可見,是重慶市唯一的革命老根據地。

紅軍街即南腰界鄉南腰界村五組的南腰界老街,它占地面積約0.2平方公裡,整條街道東西延伸,青石板鋪面,長264米,寬平均10米。它曾是渝黔“官馬大道”的必經之路,盡頭還完整保留著一段古驿道。因當年紅三軍將士在此街生活半年之久,故被稱為紅軍街。

南腰界紅軍街位於半山坡上,周圍山高林密,街道南面坡腳有一“貓洞”,常年水不斷,當地居民作為洗衣、洗菜等生活用水。整條街道傳統建築中,部分為封火牆,房前屋後有排水溝。

紅軍街街道兩旁傳統建築分布密集,木結構,臨街面石木鑲嵌,穿斗式梁架,懸山式和硬山式屋頂,小青瓦屋面。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南腰界紅三軍司令部舊址始建於清朝鹹豐年間,原為清代秀才、後任總鎮的余蘭城私宅,俗稱余家桶子。該建築坐西向東,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98.85平方米。院內房間為司令部辦公室和會議室,紅軍烈士墓、紀念碑保存完好,司令部機關和紅軍大學則分布在紅軍街兩側民房中。

1934年賀龍率紅三軍進駐南腰界,將街上的余家桶子設為司令部,建立了以南腰界為指揮中心縱橫200余公裡轄酉陽、秀山、沿河、松桃和印江的黔東特區,在這裡實現了紅二、六軍團的勝利會師,為策應中央紅軍轉兵貴州召開遵義會議做出了重大貢獻。紅二、六軍團本身在危險關頭轉危為安,從此發展壯大成為三大主力之一的紅二方面軍。紅軍在此地學習、工作、戰斗和生活的痕跡至今仍清晰可見,傳統建築和石板街保存較好。老街上的革命文物群對研究我國革命史和軍事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具有重要紀念意義。

南腰境內仍完好保存有數十處紅軍戰斗遺跡和紅軍烈士墓,包括紅二、六軍團會師大會會址,八一軍民會址,大壩場祠堂紅軍政治部舊址,還有紅軍大學、紅軍醫院、十大政綱等56處文物景點,為研究我國革命史和軍事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二、重慶市(2013年被列入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第2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個)

15、涪陵區大順鄉大田村

16、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可大鄉七分村

三、重慶市(2014年被列入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47個)

17、涪陵區蔺市鎮鳳陽村

18、大足區玉龍鎮玉峰村

19、大足區鐵山鎮繼光村

20、重慶市巴南區豐盛鎮橋上村

巴南區豐盛鎮橋上村

▲圖:橋上村

21、黔江區小南海鎮新建村

22、黔江區阿蓬江鎮大坪村

23、黔江區五裡鄉五裡社區程家特色大院

24、黔江區水市鄉水車坪老街

25、江津區塘河鎮硐寨村

26、江津區吳灘鎮邢家村

27、江津區塘河鎮石龍門村

28、江津區白沙鎮寶珠村東海沱

29、合川區涞灘鎮二佛村

30、永川區松溉鎮松江村

31、永川區板橋鎮大溝村

32、潼南縣雙江鎮金龍村

33、潼南縣花巖鎮花巖村花巖場

34、梁平縣聚奎鎮席帽村

35、武隆縣後坪苗族土家族鄉文鳳村天池壩組

36、武隆縣滄溝鄉大田村大田組

37、武隆縣浩口苗族仡佬族鄉浩口村田家寨

38、忠縣洋渡鎮上祠村2組

39、忠縣永豐鎮東方村9組

40、巫山縣龍溪鎮龍溪村2社

41、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清溪場鎮大寨村

42、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清溪場鎮兩河村

43、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洪安鎮邊城村

44、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洪安鎮猛董村大溝組

45、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梅江鎮凱干村

46、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鐘靈鎮凱堡村陳家壩

47、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海洋鄉巖院村

48、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桃花源鎮龍池村洞子坨

49、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龍潭鎮堰提村

50、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酬鎮江西村

51、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丁市鎮匯家村神童溪

52、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龔灘鎮小銀村

53、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水河鎮大江村

54、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水河鎮河灣村恐虎溪寨

55、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蒼嶺鎮蒼嶺村池流水

56、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蒼嶺鎮南溪村

57、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花田鄉何家巖村

58、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浪坪鄉浪水壩村小山坡

59、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雙泉鄉永祥村

60、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梅子垭鎮佛山村

61、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潤溪鄉櫻桃村

62、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朗溪鄉田灣村

63、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龍塘鄉雙龍村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重慶大足龍水湖

龍水湖位於重慶大足縣境內,距大足縣城20公裡,離重慶市區120千米。因地處“小五金之鄉”龍水鎮,故名龍水湖。泛舟入湖,龍水湖,面積4500多畝,蓄水量1200多萬立方,相當於四個杭州西湖。島上松林蔽

重慶神農溪怎麼玩

神農溪在重慶巴東縣境內,它有一條山水皆佳的風景線。神農溪發源於神農架的莽莽青山之中,溪水清冽明淨,兩岸山峰奇峻。自溪口上溯20公裡,依次有龍昌洞峽、鹦鹉峽、錦竹峽,又稱“神農三峽”。神農溪漂流使用的

重慶枇杷山公園看夜景 渝中區枇杷山公交自駕游玩攻略

枇杷山公園位於渝中區中山二路枇杷山上,海拔345米,為重慶舊城區最高點,枇杷山公園內山路蜿蜒、竹木成陰、花草繁茂、空氣清新,為都市中一片綠洲,登臨其最高點紅星亭,可縱覽市區風光,更是觀山城夜景的好去處。枇杷山公園內景點主要

重慶冬季最美旅游線路

冬季去哪裡玩,重慶冬季最美旅游線路推薦。1.最美線路之巴南重慶主城→東溫泉→豐盛古鎮→琵琶洞→天坪山→天心寺2.最美線路之渝中洪崖洞湖廣會館→朝天門兩江游&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