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旅遊網 >> 大陸游 >> 北京游 >> 北京旅游攻略 >>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編輯:北京旅游攻略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房山區南窖鄉水峪村

一條“S”形的石板路,綿延穿過山村。路旁,100余套、520余間百年歷史的四合院民居建築,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古樸的院牆全由石塊壘成,屋裡斑駁的雕梁畫棟訴說著滄桑的歷史。走進房山深山中的南窖鄉水峪村,仿佛一下子來到了傳說中的世外桃源。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深山中的古村落 古老而幽靜

水峪村形成於明朝初期。漫長的歷史沿革,為村裡留下的不只是古老的民居,還有創下吉尼斯世界紀錄的128盤石碾,以及獨具特色的中幡表演。古宅、古碾、古中幡並稱水峪村的“三絕”,今年已經有6000余位各地游客專為這“三古”而來。

水峪村古宅最具代表性的是楊家大院。楊家大院又名學坊院,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主體建設以北方風格為基准,石砌而成,格局為四進四出;門樓別致,蟠龍門嶺,檐下石雕花卉簇擁,兩座清朝風格的石鼓矗立兩旁。甕門指的是村內東翁橋的橋洞,其上雕有一塊白石,石上有“寧水”二字,意在翁橋有拂水安洪之用。

除此之外,該村還是民俗文化旅游村,現已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遠近聞名的“水峪中幡”、“大鼓會”就出於此地。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水峪村中幡表演時間:(看表演最好提前預約)

上午:9:30-9:45、10:45-11:00

上午:14:30--14:45、15:30-15:45

特色農家菜:羊肚蘑、葫蘆條兒炖肉、椒鹽核桃仁、香椿豆腐丸子、糟酸菜、涼拌木蘭芽兒、讓豆腐、蒸甜玉米、炖柴雞

特色農家主食:白玉米面菜團子、象鼻子、榆皮面兒饸饹、木蘭芽兒包子、紅江豆焖飯、白玉米渣粥

當地土特產:核桃、核桃油、花椒仔油、京棗、高山大黃梨、板栗、石碾雜糧、黃金茶

農家院住宿價格:標間100元/間、大炕30/人(價格僅供參考)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小貼士:

地址:北京市房山區南窖鄉

電話:010-61305186、60375952

公交線路:

1、由北京天橋長途汽車站乘917路至房山汽車站後下車換乘房23路至水峪村站下車即到;

2、由地鐵蘋果園西站乘948路汽車至紅煤廠站下車換乘房23路至水峪村站下車即到。

自駕線路:

1、從北京市區走京石高速公路,在良鄉鎮出口或閻村出口出高速,經過閻村鎮、坨裡鎮、河北鎮、佛子莊鄉,沿108國道至紅煤廠三岔路口,看見南窯牌樓,向左進入紅南路,到水峪口三岔路口,向右看見水峪民俗村鐵門牌直行即到;

2、由北京蘋果園或衙門口走108國道,路過松樹嶺、三十畝地、東莊子大橋、河北鎮、佛子莊鄉、繼續沿108國道至紅煤廠三岔路口,看見南窯牌樓,向左進入紅南路,到水峪口三岔路口,向右看見水峪民俗村鐵門牌直行即到。


 

門頭溝龍泉鎮琉璃渠村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京西九龍山下,永定河畔,坐落著京郊有名的琉璃之鄉——琉璃渠村。這個古老的村莊以燦爛的琉璃文化為根基,跻身於“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金榜之上,日益吸引著人們的目光。從元代起,因此地有高品質頁巖石料可加工燒制成釉色艷麗的琉璃制品,朝廷即在此設琉璃局,清乾隆年間北京琉璃廠遷至此地,並為琉璃局修渠引水,村子也因此得名琉璃渠。從而歷代皇家御用的建築琉璃制品都是在此燒造的。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原來的明清皇宮御窯廠還在,只是更名為北京市琉璃制品廠,至今仍在生產,老窯火750年不熄,依然為天安門、故宮、頤和園等文物古跡提供建築琉璃構件。目前村中還保留著乾隆年間修建的三官閣過街樓,專門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以保一方平安。還有龍王廟、古戲台、京西香道上最大的萬緣同善茶棚等遺跡。近年還修建了“琉璃園”,建起了107米長的琉璃文化牆,集中展示了為全國各地燒造的精典大型琉璃制品,如維修天安門所用的正吻,北海九龍壁的試燒1:2構件,南京閱江樓的鸱吻等,琉璃渠的燒造工藝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目,琉璃渠村看琉璃,很值得一看。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琉璃渠村聚落環境的不足和村落建設的實際需要,激發了村民的生存智慧。他們尊重生態原貌,遵循風水美學補景、點景的原則,因地制宜,隨機賦形,精心構思,在村址的東南隅——九龍山和永定河的關節處,建起了畫龍點睛,以少貴巧,令全村風水格局煥然一新、滿盤皆活的過街樓。

位置的選擇經營恰到好處,點石成金。二百多年來,過街樓就一直是琉璃渠村的地域標志。最具特色的是,在它券洞的兩端各鑲嵌一塊琉璃匾額,西銘“砺山”,東銘“帶河”。

“砺山帶河”,本來是誓盟之辭。據記載,“漢高祖封功臣,誓盟說:‘使黃河如帶,泰山如砺,國以永存,爰及苗裔’”。

寫在券額之上的“砺山帶河”昭示了過街樓的肇建初衷:它光耀了欽工琉璃,理清了山水界限,固定了一條進出村落的通道;改變了視線的通透,強化了沙山環抱的趨勢,外圍保護內聚,環封了村落,穩定了民心;它诠釋著中國風水理論內斂含蓄的文化品格;傳遞著先賢俊彥們寄情青山綠水的深遠哲思,更彰顯著他們祈望祥和平安、天下一家的廣博情懷。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一座過街樓,堪稱風水美學的大手筆,取得了自然環境人文化,人文環境自然化的奇特效果。

歲月的風雨中,琉璃渠村的古渡口、古牌樓、古驿道,廟宇、戲台、井台、碑刻,連同色彩斑斓的民間習俗或朦胧或清晰……

落霞與樓影齊飛,山花共琉璃一色。琉璃渠村的樁樁件件都與琉璃有關。一部琉璃史镌刻在這個古老村莊的山山水水之中……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貼士:

地址:門頭溝區龍泉鎮琉璃渠村

公交線路:乘坐地鐵一號線在蘋果園站下車,換乘929路琉璃渠站下車即到。




門頭溝區龍泉鎮三家店村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清末詩人愛新覺羅·寶延在《西山紀游集》裡描寫三家店風光的詩《三家店》中是這樣吟述的:“孤村荒僻說三家,雨後憑高望眼賒。萬樹擁雲吞落日,亂山挾水走平沙。重重嶺色連天遠,曲曲河流搶店斜。興到呼童沽薄酒,詩成沉醉樂無涯。”可見對三家店情有獨鐘。三家店坐落在北京門頭溝區龍泉鎮的永定河畔,該村形成於唐朝,曾有一條駝鈴古道從門頭溝的三家店開始,經石景山的五裡坨,高井村,模式口等,東行直至老北京的阜成門下。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三家店古有“京西第一村”之稱。老捨筆下的駱駝祥子就曾走過這裡。目前在這1480米的古街上保存著7處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三家店遺有百處老店,煤棧和白衣觀音庵,鐵錨寺,山西會館,龍王廟的遺址及二十余棵老槐樹。走在古街上,多見古民居,古門,古門匾,古槐……等文物。可以想象昔日三家店的喧鬧與繁華。

遺存的百余處古宅、院落

三家店村裡的四合院還留存著大量的精美的磚雕、木雕,門廊,石門墩,拴馬石,影壁,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其中典型的老宅之一:78號院是義源記商號的原址。門樓的下檐有著細膩美麗的雕刻,兩扇油漆盡落的木門上鑲嵌著依稀可見工整的詩句:“忠孝持家遠,詩書處世長”。煤棧:73、75、77號院原是天利煤廠。天利煤廠由殷氏家族創造於清道光前後,煤廠占地3508平方米,包括三組院落,房捨72間,大門14個,構成一處完整的大型四合院,人稱“殷家大院”。當時 ,在當地的西直門,天津都有他們的分號,是京西煤行的主帥。天利煤廠是北京唯一最為完整的清代煤廠遺跡,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鐵錨寺 北京地區只僅此一座

鐵錨寺原來供奉的是關公,叫關帝廟。有一種傳說是:因從永定河撈出一個罕見的鎮水之物大鐵錨,被當地人視為神物供奉在此,寺也改為鐵錨寺了。另一種說法是,三家店的西側是永定河的一古渡口,負責古道兩岸的運輸擺渡,因永定河水流湍急,要用一個有四個爪,高一米,重約四百斤重的大鐵錨在碼頭固定擺渡的船支。後因通往京西的古道上修了橋,渡船的大鐵錨不用了,當地人為祈禱平安,將鎮水大鐵錨搬進廟裡供奉,久而久之此廟也改叫鐵錨寺了。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龍王廟 香火旺盛

三家店的龍王廟,那可是京西數十座龍王廟中香火最盛的,其前身叫龍興庵,建於明代。正殿龛台上供著五尊龍神:東海、西海、南海、北海四尊龍神像,以及最左側的永定河神像。永定河流域有些龍王廟也供奉過永定河神,都沒有能保存下來,這裡的永定河神像是現存的唯一一尊。陰歷六月十三是河神生日,這一天,三家店龍王廟要給龍神河神焚香上供,大擺筵席,屆時村民要到龍王廟吃壽面,給河神祝壽。現在老人們談起給河神過生日還是興味十足,津津樂道。

如今,漫步在三家店的老街上,雖早已不見商貿聚集的熱鬧景象,但隨處可見的古樸民宅、滄桑古槐以及精美磚雕,無不在向世人訴說著古村昔日的繁華。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貼士:

地址:門頭溝區龍泉鎮

乘車線路:乘地鐵在蘋果園站下車,換乘929路、892路、890路琉璃渠村下。


 

門頭溝區齋堂鎮爨底下村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北京的單體四合院不少見,但要找一個村全是四合院的,在北京僅門頭溝爨底下村這一處。始建於明永樂年間的爨底下,至今保存著76套明清時期的四合院民居,現存600多間房子,是保存最為完整的明清古民居群。

村口一塊大石碑上書大字“爨”。30畫的爨字難寫又難認,在史書《說文解字》裡解釋為鍋灶之下,籬火旺,意為點火做炊。為便於記憶,村民編了個順口溜:興(繁體興)字頭,林字腰,大字下邊架火燒。爨底下全村姓韓,取諧音(寒)意為冷,而爨字結構為大火燒林,越燒越旺,寓意著韓氏家族世代興盛。爨底下其實得名於其村上一公裡處的明代軍事隘口爨裡安口,因為村子建於其下,所以取名爨底下。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沿著村口的緩坡上行,村裡的街道、胡同多用青石、灰石、紫石板鋪就。76套精巧玲珑的四合院民居建於緩坡上,高低錯落,層層升高,每家的采光、通風、景觀都具最佳效果。如果登上村莊對面的龍頭山俯瞰,扇形的爨底下全貌像極了元寶。

盡管古時沒有規劃院,也沒有設計院,但爨底下村每個四合院建設都很精良,每個門樓都很漂亮。磚雕、木雕、石雕刀法純樸,頌詞、壁畫、楹聯俊秀典雅。信步其間,古碾、古磨、古井、古廟、捷報、標語,無不傳達著歷史的滄桑。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爨底下村村裡的碾坊是清代物件,位於全村最主要的交通連接處。過去碾坊是人們加工糧食的地方,外面的石碾除去原始功能外,還是村中的一個標志物,也是重要的社交場所。清閒的老人和孩子坐在這裡,路過的人們也會駐足交談。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村裡有一面牆十分有趣。牆上保留著三個時期的痕跡,最上面是清代的壁畫殘跡,葡籐代表多子多福;中間是上世紀60年代的標語“用毛澤東思想武裝我們的頭腦”;最下面是解放戰爭時期的標語“保證子弟兵有吃有穿有住”。站在牆前打量,真有一種時空交錯的歷史滄桑感。

爨底下村村子裡“最壯觀的建築”名為財主院,是全村最高的位置。院門前的主路以青石和紫石鋪砌,青石代表腳踏青雲,紫石寓意紫氣東來。院主人當年擁有很多土地,還有好多生意。普通人家的儲藏室都建在屋外,財主家儲藏室卻建在耳房下面,相當於天然的冰箱和保險櫃。村裡還有一處廣亮院,門樓級別很高,木雕非常精細。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由於保存完整,村裡許多四合院不論是門內外影壁、門樓、拴馬樁、上馬石等附屬建築,還是磚雕、石雕、木雕等裝飾,從中仍能看出當年的精工細作,凝重厚實中透著威嚴、恬淡平和中積澱著文化。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由於爨底下村村裡的四合院民居樣式小巧別致、裝飾精美,也讓這裡成了影視拍攝和寫生基地。有60余部影視大片在此拍攝。這裡還吸引了書畫家、攝影愛好者和美院寫生的學生。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貼士:

門票:35元/人;學生證18元/人;老年證18元/人;記者證、導游證、離休證、殘疾證、現役軍人證免票

自駕:109國道門頭溝雙峪環島-靈山-齋堂鎮-爨柏景區路口-爨底下村

公交:在蘋果園地鐵口坐929路公共汽車到齋堂(注意,不是929直線)然後從齋堂打車到爨底下村。公共汽車每一個小時發一趟,回來時末班車3點從齋堂發車。也可以幾個人從蘋果園包車直接到達爨底下,價錢能夠講到往返100元。


 

門頭溝區齋堂鎮黃嶺西村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山連山,路彎彎,半天才過一輛車。黃嶺西是位於爨柏景區的一座靜谧的小村落,村子不大,如果沿它的主街走,用不了10分鐘,就能從村口走到主街盡頭。黃嶺西村的主路呈“人”字形,它也像一個靜靜地臥在太行山麓的“人”,向來往人們講述著那些雖然已隨時光遠去,卻依然鮮活生動的故事。

在村中心的兩棵大槐樹下,三三兩兩的老人們一邊曬著太陽,一邊相約下午打牌。據當地村民介紹,這兩棵國槐已有400多年了。相傳明朝萬歷年間,一些人從山西洪洞縣遷到這裡,種上兩棵槐樹,看見它就能想起洪洞縣著名的古槐,就能時刻想起家鄉。當地流傳“千年松,萬年柏,不如老槐樹蒯一蒯”的說法,指的是槐樹象征健康長壽。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在古樹的北面,有一個小小的院落,現在作為展廳,陳列著附近山裡發掘到的動植物化石。但這個小院並非如此簡單,它講述了一段愛國故事。黃嶺西位於平西抗日根據地中心附近,1940年10月,就在這個小院裡,18名村民組成了黃嶺西排,參與秋季反“掃蕩”斗爭,但這18名壯士一去不復還。

沿主街再向北,走到盡頭有建於明代的一座廟宇,名為“靈泉庵”,它裡面供奉著觀音菩薩和馬王爺。舊時古驿道上來往騾馬雲集,客商們為祈求騾馬強壯、一路平安,特供奉馬王爺。起初這座廟叫“北庵”,改叫“靈泉庵”,還有一段故事:大槐樹下有一口古井,曾是全村的飲水、用水之源。但由於連年干旱,井水漸少,人們吃水困難,黃嶺西變成了“干巴黃嶺西”。同時流傳這樣一個順口溜兒:“黃嶺西分水有高招,爺們兒一桶,娘們兒一筲,出嫁的姑娘該不著,新娶的媳婦兒兩大瓢。”就在人們為吃水發愁時,有人偶然在北庵大殿後面山崖根處發現了一股清泉,成為全村人的救命水,北庵改名“靈泉庵”。而樹下那口古井也有一個美麗傳說,到了那裡,當地老鄉自會為你講述。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小小的古村黃嶺西,就像荷塘裡一朵花,散發著淡淡幽香,講述著綿長故事。古井西面那個不起眼的院子門當上,刻著“魁光”二字,這二字的來歷是什麼?從前古驿道上的馬幫有怎樣的生活習俗?皇家把從黃嶺西村開采的煤用在何處?一個個故事等待游客去找尋答案。

黃嶺西村美景八大看點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一是山村民居。石塊鋪就1000米曲徑,兩旁聳立山村民居。牆壁隨地勢裡出外進,巧用空間。山牆上的太極圖、鄰街面的板大門、對門口的影壁牆、翹起的房脊、聯脊的磚雕、高低錯落的宅院、歪斜透出的門窗,以及三合、四合、套院等,構成了一幅幅山村民居圖,名副其實地步移景換。

二是木蘭樹王。黃嶺西上澗向陽北坡上生長著一株巨大的栾樹(俗稱木蘭子樹、燈籠樹,木蘭子樹為無患子科栾樹屬栾樹,嫩樹芽即木蘭芽,是著名的山野菜之一),高近20米,樹干徑約0.7米,根部露出地面,圍莖約有2米,北京市二級古樹。有人說這是迄今為止在華北地區見到的最大的栾樹,堪稱“木蘭子之王”。該樹周圍皆有民房建築,其東面是齋堂賈氏墓地,該樹與賈氏墓地相關,“木蘭子”取其諧音為“沒(當地人讀mú)懶子”,意思是企盼後代兒孫沒有懶人,都是勤勉之輩。枝繁葉茂的樹冠,由青變黃的樹掛,黑珍珠般的木蘭子項鏈,勤儉持家無一懶子的諧音樹名令人神往。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三是北庵石雕。村內北澗盡頭,有靈泉庵,位於村北,俗稱“北庵”。山門、大殿、配殿廂房皆有。尤為巧妙的是將寺廟建築與民居手法融為一體:地塊小,沒有天王殿,將護法金剛刻於山門的門腿條石上;大殿戗沿磚是普通民宅的“鶴鹿同春”磚雕;下部牆腿石上的橫石雕以“福到眼前”;腿石則雕著佛教的寶相花。是佛教文化與山村建築的巧妙融合。

四是山字梯田。黃嶺西村地無大塊,環顧四周,層層梯田。“一畝十三堰,地塊組成山。越往上越小,數數數不全。拿起草帽走,帽下是一堰。”村內幾百畝地皆由眾多13堰組成。如此梯田,齋堂少有,京郊難尋。真可謂“關窗掩此景,開門見春田。”

五是漫山古柏。沿黃嶺西北進柏峪澗,有柏峪寺;北行則是柏峪、柏峪台諸村,村名地名皆由漫山古柏而得。村民俗稱的柏峪寺(廟稱清泰寺),其旁一摟粗的柏樹比比皆是,自然生長,而半坡上的樹群似是人工造就。據說,這還是經過明代修築宮殿和清代伐柏碾香之後留下的古柏群落。一睹漫山古柏,定會終生難忘。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六是花椒飄香。人怕上萬,樹怕成片。黃嶺西村不論是院中、道旁、山上、田間,處處有花椒。花椒樹耐旱易活;花椒之果,亦食亦藥。采摘時節,人未進村,先聞飄香。青椒泡菜,紅椒調味,樂在親手制作、親手采摘。

七是“畫眉石”窯。《宛署雜記》所載“畫眉石”,為金代宮女描眉之品。“黑色而性不堅,磨之如墨,拾之染指。”就是黃嶺西等處所產的“青煤”,百姓俗稱“青灰”。“青灰”含油,舊時用來畫眉、刷牆、刷瓦,不僅使青堂瓦捨古樸典雅,而且滲進裂縫,保持房子不漏雨水。1985年,胡耀邦任總書記時,十分關心各地的發展,看了《宛署雜記》這一段,立即由市委轉給門頭溝區委一個紙條,查找畫眉石,成為一段佳話。如今雖不再用來畫眉,觀其窯,睹其物,亦為快事。

八是寫生畫苑。綜合上述諸多看點,加上南面的“連山佛”、3條“明清古道”、“靈泉聖水”等古老的傳說,這裡便成為了影視基地、寫生畫苑。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貼士:

自駕:109國道門頭溝雙峪環島-靈山-齋堂鎮-爨柏景區

公交:地鐵1號線蘋果園站換929路支線




門頭溝區齋堂鎮靈水村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北京的西邊有條明清時期的京西古道,是當時入京的一條很重要的交通咽喉,類似於現在的京津塘高速。喜歡古村的朋友們注意了,這個地方有意思的古村子可不少!除了大家熟知的爨底下村,這裡為您推薦一個靈水村,那裡曾經出過無數的狀元和舉人,所以也叫舉人村,懂風水的朋友也許能從他們建村子的布局中琢磨出些什麼來。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靈泉禅寺有三重大殿,坐北朝南,山門青磚仿木結構,歇山式大脊、筒瓦頂,有吻獸、垂獸,四角懸風鈴,石刻件拼砌發券門洞,門額有“靈泉禅寺”石刻,並有題記“大明嘉靖癸已(1553)七月吉日重開山門第一代住持圓恭立”。山門兩側青磚砌築旁門一座。山門後為天王殿、三世佛殿、三大士殿。三世佛殿面闊三間,懸山脊筒瓦頂,有斗拱,拱眼壁繪佛像,殿前有寬大的月台。三世佛殿兩側各有旁門,東側有配房三間,西側有四合式跨院。三大世殿面闊三間,兩側為僧房。從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靈泉禅寺宏大的建築規模和曾經旺盛的香火。靈泉寺,現僅存一座山門、一棵古槐、兩株銀杏樹,其中一棵銀杏樹為雌雄共體,每年都結下金色的果實,算是這座古剎賜留給後人的恩物吧!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靈水村看點

京西齋堂川一帶,有正月十五轉燈場的習俗。有些村子的轉燈場活動較為簡單,只是晚上舉著燈在村裡轉轉而已。其中齋堂村為九曲黃河燈,馬欄村為八卦燈,靈水村為萬字燈。有些村子沒有燈陣,場面比較隆重,熱鬧。有的村轉燈活動三年才舉辦一次,而靈水村卻一年一次。屆時,桑峪、軍響、東胡林、西胡林幾個村子的人都喜歡到靈水觀看轉燈場活動。在夜間的山路上,人們舉著燈籠、火把一起向靈水村口的燈場集聚,欣賞歡快的音樂演奏,注目受人尊敬的神棚,觀看照耀通明的燈陣裡,人流如泉百轉而出。這美妙的情景,把人帶入一個十分神秘的宗教意境。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舉人宅院:靈水村最聞名的四合院是舉人宅院,清代劉舉人居住的五進院子,只是現在大門緊鎖,破舊的窗棂默默地為滄桑代言。

古樹古柏:靈水村多古樹,北山翠柏是靈水八景之一,就在村東北山路口,一棵柏樹形似一株大靈芝,在它的周圍,再沒有一棵樹,仿佛由它盡享天地靈氣似的;另外,龍王廟院內的“柏抱桑孫”和“柏抱榆子”也是當地的特別景致。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貼士:

地址:北京西門頭溝區的軍響鄉靈水村

電話:010-61817760

乘車路線:蘋果園地鐵站乘929到桑峪路口站,打車或步行到靈水村。

自駕線路:沿北安河路行駛後,轉向大覺寺方向直奔門頭溝109國道,在109國道王平與河北交叉口處,選擇王平方向(注:此路段較河北方向的路段比,有平緩、大車少、無上下坡盤山路的優點,只是路程稍遠一些)。沿109國道一路狂奔,經河南台、雁翅到達齋堂,見一路標指向靈水村右轉,四公裡即到。


 

門頭溝區雁翅鎮葦子水村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小橋流水貫穿東西,座座古宅位列兩旁,坡上植被覆蓋卻又偶露紅石,還有四棵古柏“定位”點綴,正可謂是“桃花源內住農家”。這裡就是京西尋古探幽的好去處——門頭溝葦子水村。

葦子水村是和“爨底下”相媲美、同根的古村,相傳遠在漢代這裡就已有人居住,可查歷史有600余年。據說,明朝初年,該村宗祖高氏從山西洪洞大槐樹遷徙到此,發現此地蘆葦茂盛,根下浸水,於是在此定居,取名“葦滋水”。如今水溝干涸了,蘆葦也沒了,村名也演變成“葦子水”。這裡的百戶村民全都姓高,都是同宗的親戚。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葦子水地處田莊溝中段的溝底,四周有九條山脊,遠看酷似一條條神龍,而龍頭都朝向低谷的村裡。又因村內有靈泉流水,像一個金盆,九龍之頭探至金盆之邊,恰似來飲靈泉之水,故有九龍戲金盆之說。站在西坡嶺頭,九龍戲金盆的美景盡收眼底。

葦子水村口原來是龍王廟和娘娘廟,據說當年龍王廟裡供著青龍、白龍、黃龍、黑龍四個龍王泥塑坐像,村民在此殺豬宰羊祈求風調雨順。如今龍王廟已不見當年風貌,只有廟門口的那棵千年古槐樹依然伫立。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整個村子沿一條東西走向、深寬近兩米的靈泉河溝而建,古民宅位列兩側。村內現有明清四合院48座,三合院37座,保存比較完整的有7個院子。早在抗日戰爭時期四合院比這還多,當時被日寇燒毀的就有500多間。河溝上每隔不遠,就有一座用石頭砌的石頭橋,供行人通行,大大小小共12座,或平或拱,或寬或窄,儀態萬千。村子內古井、古石碾隨處可見,共有八井十二碾。現如今,有四口古井仍未干枯,當地村民都來此擔水洗衣做飯。據說水質特別好,做飯不馊,喝水不壞肚子。

葦子水的原生秧歌,是以歌唱戲,只有打擊樂伴奏,無管弦、無曲譜,因其婉轉、高亢、和諧的九腔十八調和子弟相傳等特點,被評為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秧歌戲究竟來自哪裡,說法不一,其中一種說法是,明末清初時,村子裡來了一民間老藝人,京腔口音,自稱“秧歌王”。受到村民熱情款待,老藝人將秧歌戲的唱法傳給了高家公子,後人尊其“八老爺子”,自此秧歌戲傳承下來。葦子水的秧歌戲歷來是師徒間口傳心授,內容改變不大,並無文字劇本留下,保留至今400多年殊為不易,堪稱文化化石。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此外,葦子水的香椿也享譽京城,有500多年的歷史。這兒的香椿頭大抱攏,香味馥郁,色澤光亮,肉質鮮嫩,口感獨特,自古有“紅頭香椿”之稱,明清時期曾作為“紅頭椿”貢品專供皇宮。每年春天,葦子水都會舉辦香椿節,游客紛紛來此一品。

小貼士:

村委會辦公電話:010-61837096

公交:地鐵蘋果園車站乘892路公交車(地鐵蘋果園站——泗家水)至葦子水站下車即到。

自駕:沿109國道向西至59公裡處的芹峪口轉入高芹路路上行直走,遇到的第一個村就是葦子水。


 

順義區龍灣屯鎮焦莊戶村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焦莊戶村位於順義區東北部燕山余脈歪坨山下,距東直門60公裡,距順義城區30公裡。全村383戶,1251人,旅游接待戶122戶,其中市級旅游接待戶12戶。從業人員195人,共有床位330個,可供400余人就餐。

紀念館始建於1964年,1979年被北京市革命委員會定為市級重點保護單位,1993年被北京市政府確定為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焦莊戶地道始建於抗日戰爭時期,連接龍灣屯、大北務等5個村莊,全長23華裡。焦莊戶人民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年代,巧妙地利用地道支援了抗日根據地和解放區,由於功績卓著,1947年10月,順義縣人民政府授予“人民第一堡壘”錦旗一面。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為了緬懷革命先烈的英雄業績,對人民進行傳統教育,1987年建成開放了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以翔實的資料、珍貴的文物及保存完好的地道戰遺址,再現了焦莊戶人民在黨的領導下與敵人進行英勇斗爭的歷史畫面。現在供人們參觀的地道遺址有650多米。焦莊戶地道戰遺址展示了中國人民在反侵略戰爭中創下的不朽業績,顯示了人民戰爭偉大、神奇的力量。

每年來地道戰遺址參觀的人數達10余萬人次,電影《地道戰》的部分鏡頭就是在此拍攝的。這裡背倚層巒疊嶂的燕山-三十裡山峰,峰峰相連,層林盡染;環抱碧波潋滟的金雞河十八灣河水灣灣相挽,山水連天;林木蔥郁,氣候涼爽,空氣清新,鳥語花香,是休閒度假的天然“綠色氧吧”,著名作家浩然就是在這裡創作了長篇小說《艷陽天》。

地道全長23華裡,內有單人掩體、翻板、作戰指揮部、遼望孔、暗堡、通氣孔、水井、休息室及驢槽、鍋台、柴棚、樯櫃出口等。其工程之浩大,結構之精巧,定會令你驚歎不已。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誰能想到,這綿延數十裡的地道,竟是抗日民眾用鐵鎬土筐修築而成。當年焦莊戶軍民利用地道,靈活機動地打擊日本侵略者,榮獲“人民第一堡壘”的光榮稱號,留下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今天置身於這中外聞名的地道中,你會對我們這個頑強不屈的民族油然而生敬意。

為了緬懷革命先烈的英雄業績,對人民進行傳統教育,現可供觀眾參觀的地道650多米,且地道內有休息室和指揮所、單人掩體、陷阱及暗堡等戰斗設施,還有水缸、炕洞、牆櫃、鍋台、豬圈、柴棚驢槽等較隱蔽的出入口,另外還有看地道戰爭電影、聽戰斗歷史、吃“抗戰飯”、看“地對空導彈基地”、秋季蘋果采摘等項活動。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焦莊戶民俗旅游村以住農家院、吃農家飯、干農家活、睡農家炕為突出特色,讓您親身體味農村、農民的生活,品嘗可口的農家飯菜,盡享農家的樂趣。這裡有推碾子、騎毛驢、放鞭炮、采摘農產品、品嘗綠色天然食品、干田間農活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新興建的環山公路讓您步步見景,三十裡的綠色長廊令您處處生情,萬畝飄香的果園讓您流連忘返。焦莊戶的特色果品有蘋果、貢梨、酥梨、柿子、酸棗、山裡紅等,既可觀賞,又可采摘,其中龍灣貢梨、蘋果、桃、棗已獲得安全食品認證。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久居城市的人們來到焦莊戶,徜徉於綠野田園之間,聞一路果香,攬四方美景,摘時令果品,盡享久違的田園生活。勤勞淳樸、熱情好客的龍灣人以飽滿的熱情笑迎八方游客,誠邀四海賓朋。游客入住焦莊戶民俗旅游村,享受反璞歸真的農家樂,感受濃濃的鄉土情,同時在聞名遐迩的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留下您的腳印。也許帶給您的不僅是對歷史的感歎,也許還會讓您產生對今天生活的些許思考。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貼士:

焦莊戶遺址紀念館(開放時間:8:00—17:00)

自駕線路:開車走京順路,到牛欄山十字路口右轉,然後向前直行20公裡即可到達。

乘車路線:東直門乘934路直達。

電話:010-60461906、60461250



延慶縣八達嶺鎮岔道村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北京八達嶺鎮岔道村位於八達嶺長城腳下,有著悠久的歷史,也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來到岔道村,人們會有時光倒流的感覺,仿佛回到了幾百年前。古城裡的花崗巖石板路面,城隍廟、關帝廟、古驿站、客棧、四合院等文物古跡無一不在演繹著歷史,它們構成了古香古色的岔道古城。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岔道村利用特色的農家飯、農家菜來吸引長城的游客到此觀光。在這裡,游客可以住進古秀古色的明清四合院或農家小院,品嘗純正的新疆燒烤、農家八八席,或親自采摘無任何污染的田園青菜。還可以暢游殘長城的古戰場、八達嶺夜長城,以及野生動物世界、康西草原等景觀。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與一般“農家樂”相比,岔道村有著悠久的歷史。明代嘉靖30年(公元1551年),這裡已經形成了較大村落,當時已有上千戶居民在這裡居住,距今已有450余年歷史。1900年,八國聯軍進犯天津後,清慈禧惶惶離京,路經八達嶺時曾宿於岔道村。自古以來,作為八達嶺長城的前哨,岔道村起著非常重要的防御作用,也是兵家必爭之地。古人曾經用“未有岔道危而八達嶺無事,居庸不震驚者也”來形容岔道村重要的地理位置。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岔道村於2001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並開始明城修繕工程。現在經過修繕之後,岔道村的城牆已經完全恢復了它古樸的原貌。站在岔道村,不僅可以看到岔道村的全貌,而且可以看到遠處的長城。目前,東西城門、南城牆已修繕完成,城內城皇廟、關帝廟、戲台已完工並向游人開放。岔道村村委會主任李保利介紹說:“現在一進我們村,是看不到電線桿的。因為什麼呢,咱們做了一個綜合的管道溝,這裡面包括咱們的照明線,還有通信線,還有閉路電視線,包括上下水,都在咱們高一米八、寬一米六的綜合管道溝裡。”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根據長遠規劃,岔道村將按照明清時期的格局,逐步恢復城中的古街道、古民居以及清真寺、衙署等古建築,形成具有明清風格的古城旅游景區。岔道村民俗旅游村已列入國際“青年旅捨”的分支機構,大力發展旅游,吸引游客來這裡體驗“農家樂”。

周邊景區景點:八達嶺長城、殘長城、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馬術俱樂部、八達嶺滑雪場等眾多景點。

五一京郊古村游 做回古人拋卻塵世又何妨

 

貼士:

地址:北京市延慶縣八達嶺鎮岔道村

電話:010-69120372

公交線路:德勝門乘919或小60路八達嶺中心車場下,北行800米。

自駕線路:八達嶺高速至野生動物世界出口,北行800米。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春節周邊游 你要哪種Style

吃餃子、看春晚,這種幾十年不變過節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人的生活思潮,有沒有想過過一個不一樣的春節呢?沒有舟車勞頓,免去長途跋涉,不同的春節STYLE,哪個才是你的菜? 專為美食家創辦的餐廳,把健康、

金秋京郊游 踏訪京城四大傳統古村落

  什麼是傳統村落?歷史的、古老的、淳樸的、保留著傳統習俗的、有文化傳承的……,傳統村落在哪裡?偏遠處、山林中,空氣新鮮,卻人跡較少的地方……

懷柔青龍峽蹦極

懷柔青龍峽蹦極青龍峽位於懷柔縣懷北鎮境內,是集青山峽谷、古長城、綠水白瀑為一體的風景區。從山腳下沿著長城走,直到青龍山最高處"玉皇台"需要3個多小時。一路上怪石奇峻、綠樹成蔭。

中山公園舉辦首屆梅蘭觀賞文化節 賞花攻略

  2012年3月23日至4月8日,中山公園將舉辦首屆梅蘭觀賞文化節。游客可前往“歲寒三友——室外梅花展區”、“疏影橫斜—&m